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肿瘤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肿瘤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医的世界,揭开肿瘤的神秘面纱。
一、中医对肿瘤的历史记载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瘤”的病名记载。《周礼》中也提到了“肿疡”,这被认为是对肿瘤的早期描述。
在古代医籍中,对肿瘤的症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都有详细的记载。如《灵枢·刺节真邪》中说:“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昔瘤……骨疽……肉疽。”这里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肿瘤。《难经》中则对五脏之积进行了论述,如“肝之积,名曰肥气……心之积,名曰伏梁……脾之积,名曰痞气……肺之积,名曰息贲……肾之积,名曰贲豚。”
二、中医对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
1. 正气不足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指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肿瘤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密切相关。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从而形成肿瘤。
正气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其中,后天失养是导致正气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等,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正气,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2. 情志失调
情志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的精神刺激、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等,会影响人体的脏腑功能,导致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从而形成肿瘤。
例如,长期的愤怒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形成肿瘤;长期的抑郁会导致肺气郁滞,津液凝聚,形成肿瘤;长期的思虑会导致脾气虚弱,痰湿内生,形成肿瘤。
3. 饮食不节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认为,饮食不节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的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嗜酒过度等,会损伤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痰湿内生,气血瘀滞,从而形成肿瘤。
此外,饮食不洁也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等,会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4. 外邪侵袭
外邪是指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气。中医认为,外邪侵袭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从而形成肿瘤。
例如,风寒之邪侵入人体,会导致肺气郁滞,津液凝聚,形成肿瘤;湿热之邪侵入人体,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痰湿内生,气血瘀滞,形成肿瘤。
三、中医对肿瘤的诊断方法
1. 望诊
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肿瘤患者的面色往往晦暗无光,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或沉涩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肿块部位、大小、形状、颜色等,了解肿瘤的性质和病情。
2. 闻诊
闻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肿瘤患者的声音往往低沉无力,呼吸急促,咳嗽有痰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闻患者的口气、排泄物等,了解患者的病情。
3. 问诊
问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肿瘤患者往往会出现疼痛、肿块、出血、消瘦、乏力等症状。此外,还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等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
4. 切诊
切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肿块等,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肿瘤患者的脉象往往弦滑或沉涩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触摸患者的肿块部位、大小、形状、硬度等,了解肿瘤的性质和病情。
四、中医对肿瘤的治疗方法
1. 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之一。扶正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祛邪就是祛除人体的邪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扶正的方法主要有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白芍、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等。
祛邪的方法主要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软坚散结等。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半夏、陈皮、瓜蒌、贝母、牡蛎、鳖甲等。
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根据肿瘤患者的不同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肝郁气滞型的肿瘤患者,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对于脾虚痰湿型的肿瘤患者,治疗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的方剂有六君子汤、海藻玉壶汤等;对于热毒内蕴型的肿瘤患者,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有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
3.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肿瘤强调综合治疗,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中药可以通过口服、外敷、灌肠等方式进行治疗。针灸、推拿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食疗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从而辅助治疗肿瘤。
五、中医对肿瘤的预防方法
1. 调摄情志
情志失调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合理饮食
饮食不节是导致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嗜酒过度等,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腌制、熏制、烧烤等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
3. 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坚持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4.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良好的生活作息可以保证人体的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运行通畅,对于预防肿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5.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肿瘤标志物、B 超、CT 等检查。
总之,中医对肿瘤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邪毒内侵,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病理变化,结于体内而成肿块。中医治疗肿瘤强调扶正祛邪、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同时注重预防肿瘤的发生。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王新新 河南省中医院 肿瘤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