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血压:无声的健康杀手与全面防治指南

2024-04-23 23: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指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作为现代社会中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下面我将详细探讨高血压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即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于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如肾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二、高血压的病因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年龄因素和身体肥胖等。

1.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如果父母均患有高血压,子女患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2. 不良生活方式: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缺乏运动易导致肥胖,增加心脏负担,也会促使血压升高。

3.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或者长期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更多的儿茶酚胺等激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4.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弹性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对钠的排泄能力下降,也会促使血压上升。

5. 身体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会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瘦素、脂联素等,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三、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已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等,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高血压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1. 脑血管方面:可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当血压急剧升高时,还会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鼻出血、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等。

2. 心脏方面:有心慌、心律不齐,以及因高血压诱发心力衰竭时出现的胸闷、喘气等症状。

3. 肾脏方面: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可引起夜尿多、蛋白尿、管型尿及潜血等。

四、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测量结果,常用的诊断方法如下:

1. 诊室血压:在诊室或在医院、社区等医疗单位测得的血压,高血压通常为收缩压≥140mmHg,合并或不合并舒张压≥90mmHg。

2. 家庭自测血压:在家庭采用上臂式电子自动血压计,测得的收缩压≥135mmHg,合并或不合并舒张压≥85mmHg,则称为高血压。

3.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在130/80mmHg以上,白天血压在135/85mmHg以上,夜间血压在120/70mmHg以上,均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多次测量,排除因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的血压暂时性增高,才能确诊。

五、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干预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1. 生活干预:

o 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过多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

o 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o 高纤维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

o 适量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o 戒烟限酒: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o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o 心理调节: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2. 药物治疗:

o 降压药物:常见的降压药物有五类,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厄贝沙坦)、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o 联合用药: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和并发症情况,选择合理的降压药物组合,实现平稳降压。

o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和剂量。

六、高血压的预防

预防高血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控制心理压力、定期体检等。

1.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以及每周至少2次的力量训练。

3.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4. 戒烟限酒:尽早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避免过度摄入酒精。

5. 心理调节: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高血压的存在和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管理。

结语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了解高血压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防治高血压。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就医治疗,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付宝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