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流感的治疗预防

2023-02-03 05: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流感”是什么?

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繁丁四种类型。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相较于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更易发生突变或重配,造成其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暴发的流感都与甲型流感病毒有关。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

流感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得了流感会有哪些症状?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C,可有畏寒、寒战,多伴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得了流感,应该怎么治疗?

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治疗重点是缓解发烧、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密切患者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或肥胖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流感来袭,如何科学预防?

1. 积极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有利于降低流感的罹患率,还能够减少重型和危重型流感的发生。因此建议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每年在流感流行季之前接种疫苗。若错过时间,可在流感季任意时间接种。

2. 保持个人卫生:在日常生活中勤晾晒被褥,勤换衣物,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应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3. 减少聚集活动:出门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4. 加强通风消毒:家中时常开窗通风,对外来的快递包裹等做好消毒。

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鲍应环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