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液银行”的日常:了解血液捐赠与储存

2024-04-29 16: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血液,被誉为“生命的礼物”,是医疗救治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每一袋血液都能直接挽救一个或多个生命,尤其在紧急情况下,血液更是生命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血液银行”的日常——血液捐赠与储存的相关知识。

一、血液捐赠:无私奉献,拯救生命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救助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的献血行为。献血者不因献血而获得任何经济报酬和利益。这种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关爱与互助,是每个人对社会健康责任的担当。

二、为什么需要无偿献血?

1、拯救生命:医院中的手术、创伤急救、白血病治疗、贫血患者输血等都离不开血液供应。每一袋血液都能直接挽救一个或多个生命。

2、促进医学研究与进步:部分血液样本还用于科学研究,帮助科学家研究血液疾病、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

3、增强社会凝聚力:献血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行为,能够激发社会的正能量,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和社区凝聚力。

三、献血的条件与流程

1、献血条件:

(1)年龄与体重:我国规定,献血者年龄应在18-55岁之间,男性体重需达到50公斤,女性则需达到45公斤。

(2)健康状况:献血者需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确保没有传染病和其他不适宜献血的疾病。

2、献血流程:

(1)登记: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前往献血点进行登记。

(2)健康检查:测量血压、体温,询问病史等。

(3)献血:根据身体情况,选择献全血或成分血(如血小板)。

(4)休息与营养:献血后,需休息一段时间,并适量补充营养。

3、献血的好处

(1)健康监测:献血前的健康检查相当于一次免费体检,有助于献血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2)心理满足:参与献血,能获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心理健康。

(3)保障自己与家人:献血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时,可以享受免费用血或优惠用血的待遇。

四、血液储存:科学保管,保障安全

血液的安全贮藏对于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至关重要。血液必须始终保存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血液变质和污染。

五、血液储存的温度与条件

1、温度控制:全血或红细胞必须贮存在+2℃~+8℃的冰箱内。这个温度范围能降低葡萄糖的消耗速度,保持红细胞的存活力。

2、抗凝剂使用:血袋中的抗凝液能防止血液凝固,同时也含有血液在保存期内所需的营养。最常用的抗凝剂是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腺嘌呤(CPDA-1),它含有的葡萄糖和腺嘌呤能帮助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维持ATP的含量。

3、细菌控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保存血液,还能将血液中任何细菌的生长抑制到最小程度。如果血液贮存在+8℃以上,细菌可能会繁殖到一定程度,导致输血有致命的危险。

六、血液储存的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储存的血液需要定期检查,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2、记录管理:详细记录血液的采集、储存、分发等信息,以便追踪和管理。

3、安全使用:输血时,需严格遵守输血规范,确保血液的安全使用。

六、“血液银行”:一人献血,全家受益

无偿献血,不仅救助了他人,也给自己和家人多了一份保障。通过“血液银行”制度,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时,可以享受免费用血或优惠用血的待遇。

七、“血液银行”受益标准

1、五年内: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免费享用献血量三倍的血量,父母、子女、配偶等量用血。

2、五年后: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后至终生,免费享用献血量等量的血量。

3、累计献血:献血量累计满一千毫升的,本人终生无限量用血,父母、子女、配偶终生免费等量用血。

七、“血液银行”使用流程

1、选择报销途径:无偿献血者及家庭成员省内用血(包括献血地和异地用血),可以选择在就诊医疗机构直接报销用血费用、在用血地血站报销和在献血地血站报销三种途径。

2、准备报销材料:包括献血证、献血者及用血者有效的身份证件、医院开具的患者输血明细或用血证明、与献血者关系证明、就诊医疗机构结算发票等。

血液捐赠与储存,看似简单的行动,却蕴含着挽救生命、促进医学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价值。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关爱与互助,也是每个人对社会健康责任的担当。

让我们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用这一滴滴红色的温暖,共同织就一张生命的安全网,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灵魂。同时,也让我们关注血液的安全贮藏,确保每一袋血液都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生命续航。

(宋怀珠 郑州颐和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检验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