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肿瘤” 和 “癌症” 往往令人谈之色变,它们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但其实,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疾病,就会发现,恐惧很多时候源于未知。掌握肿瘤与癌症的基本知识,不仅能让我们科学认识它们,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一、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打个比方,正常情况下身体里的细胞就像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有序生长和更替,但当受到致瘤因子影响时,这些细胞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疯狂生长,大量聚集后就形成了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恰似温顺的 “小绵羊”。它被完整的包膜包裹,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也不会发生转移 。像常见的脂肪瘤,可能出现在颈部、肩部、腹部等身体各处,一般对身体危害较小,通过手术切除就能治愈,基本不会复发,也不会影响寿命。
恶性肿瘤却截然不同,它生长速度极快,仿佛凶猛的 “侵略者”。由于没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模糊,不仅会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还会借助血液、淋巴等途径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旦发生转移,治疗难度便会大幅增加,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二、癌症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在医学领域的概念里,癌症隶属于恶性肿瘤的范畴。恶性肿瘤主要涵盖癌与肉瘤这两大类型。其中,癌是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像人们较为熟知的肺癌、胃癌以及乳腺癌等都归属于此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日常提及的癌症,绝大多数所指的便是这类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而肉瘤,它的组织来源与癌不同,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虽然肉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在大众认知中的存在感也较弱,但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例如骨肉瘤、脂肪肉瘤等,这些肉瘤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往往较为迅速,同样会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巨大威胁。
三、癌症是如何形成的
(一)内在因素
癌症的形成受多种内在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是其中关键的两点。遗传层面,某些癌症存在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其他成员患癌风险便可能增加。像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携带 BRCA1 基因突变,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急剧上升,为预防癌症,她选择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和卵巢。
(二)外在因素
(1)不良生活方式、环境污染、病毒感染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外在因素。长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诱因,超 80% 肺癌患者有吸烟史;过量饮酒与肝癌、食管癌、胃癌等相关;长期高盐高脂高热量饮食且蔬果摄入少易引发肥胖,增加患癌风险;缺乏运动致免疫力下降,也利于癌症滋生。
(2)环境污染方面,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水污染、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苯、甲醛等致癌物质充斥其中,长期暴露易吸入或接触致癌物,增加患癌风险,如石棉厂工人长期接触石棉纤维,患肺癌和间皮瘤风险显著升高。
(3)病毒感染也与癌症密切相关,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重要因素,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肛门癌等相关,EB 病毒感染则关联鼻咽癌、淋巴瘤。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提醒我们日常需注意防范。
四、如何预防癌症
(一)戒烟限酒: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无论何时戒烟都不晚;建议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
(二)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少吃加工肉类、油炸食品和高糖饮料。每天蔬菜摄入量不少于 300 克,水果不少于 200 克。
(三)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也可进行适量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调节情绪,提高免疫力。
(四)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患癌风险。我们要学会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结语:肿瘤与癌症并非不可战胜的恶魔,知识是我们对抗它们的有力武器。了解肿瘤的分类、癌症的成因及预防方法,我们便能更好地守护健康。从当下起,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积极态度面对,定能远离癌症威胁,拥抱美好生活。
(刘强 洛阳市孟津人民医院 肿瘤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