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负责食物转化与废物排除,维持身体运作。其复杂性与敏感性使其易受疾病侵扰。认识和理解消化内科疾病,对保护和维护“内在世界”健康至关重要。
一、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基本结构
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主要负责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和排泄。消化腺则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等,它们分泌各种消化液,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在于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并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消化系统还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
二、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症状
1.胃炎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可能由饮食不规律、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胀气、恶心、呕吐等。
2.胃溃疡
胃溃疡是胃黏膜受损形成的溃疡,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上腹部隐痛或灼热感,饭后加重,夜间加重等。长期反复发作的胃溃疡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
3.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紊乱,主要表现为腹泻或便秘,常伴有腹部胀气和不适感。
4.肝硬化
由于长期饮酒或患有乙型肝炎等原因导致肝脏受损,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结构改变。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肝硬化可能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5.胰腺炎
胰腺受到炎症刺激,导致组织损伤和坏死。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6.胆囊结石
胆囊内形成结石,引起胆囊炎或胆管梗阻。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右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等。
此外,还有胃肠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等严重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消化内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改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饮食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酒。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少吃油炸、烧烤等不健康食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坚持每周4-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程度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预防便秘。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坐着不动等行为。
2.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已经确诊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消化系统相关检查,如胃镜、肠镜、肝功能检查等,可以早期发现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早期癌症,提高治愈率。特别是35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以及50岁以上无论有无消化道症状的人群,都建议进行胃镜、肠镜等检查。
4.健康教育
普及消化系统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了解消化内科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四、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还有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等新型治疗方法。消化内镜微创技术是一种通过内镜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先进技术。它不需要开刀或手术,而是通过微创的方式解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梗阻、消化道巨大息肉、早癌的切除等问题。这种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五、结论
消化内科疾病是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了解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其症状,以及掌握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这一“内在世界”的健康。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将更加有效和安全。
(郭琼雅 河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