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影像检查,如何最小化辐射伤害?

2025-01-14 09:5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儿科医疗领域,影像检查是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与成人相比,儿童对辐射的敏感性更高,因此如何在确保诊断质量的同时,最小化儿童在影像检查中受到的辐射伤害,成为医学影像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影像检查中辐射防护的原则、策略及实际操作方法,旨在提高公众和医护人员对儿童辐射防护的认识。

一、儿童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剂量最小化:儿童影像检查应遵循“ALARA”原则,即“尽可能低的辐射剂量达到可接受的诊断质量”(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这意味着在不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辐射剂量。

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在儿科影像检查中,应优先考虑使用无辐射或低辐射的检查方法,如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对于必须使用X射线或CT等辐射性检查的病例,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优化检查技术:通过调整设备参数(如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等)、使用先进的图像重建算法、优化扫描协议等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辐射剂量。

个人防护:对于接受检查的儿童,应尽可能减少非检查部位的辐射暴露,如使用铅制防护衣、甲状腺防护罩等。同时,医护人员也应佩戴个人剂量监测器,确保自身安全。

二、儿童影像检查中的辐射防护措施

选择合适的检查时机:对于需要重复检查的病例,应尽可能推迟至儿童生长发育较为成熟的阶段进行。同时,对于急性病症,应优先考虑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减少因延误治疗而带来的潜在风险。

优化扫描参数: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身高及检查部位等因素,调整扫描参数,确保在达到诊断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例如,对于婴幼儿,可使用较低的管电压和管电流进行扫描;对于较大的儿童,则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参数,但仍需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使用先进的影像设备: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应用于临床。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图像质量,还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因此,在选择影像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具有低剂量扫描功能的设备。

应用辐射防护技术:在检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辐射防护技术,如自动曝光控制(AEC)、剂量调制(Dose Modulation)等,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同时,对于需要多次扫描的病例,可采用单次曝光技术或图像拼接技术,以减少总辐射剂量。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医护人员是儿童影像检查中辐射防护的直接执行者。因此,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辐射防护意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设备操作规范、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三、儿童影像检查中的患者关怀与心理疏导

除了辐射防护外,儿童影像检查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由于儿童对陌生环境和医疗设备的恐惧心理,检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哭闹、不配合等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检查质量,还可能给儿童留下心理阴影。因此,在检查前,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心理疏导措施,如使用玩具、讲故事等方式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耐心和温柔的态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儿童解释检查过程,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四、结论

儿童影像检查中的辐射防护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通过遵循辐射剂量最小化原则、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优化检查技术、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以及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儿童在影像检查中受到的辐射伤害。同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辐射防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儿童影像检查将更加安全、有效和人性化。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彭秀芹 杞县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