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让您不再“伤不起”

2025-04-02 15: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骨科病房中,我们经常听到患者这样的抱怨:“这骨折后的疼痛,真是让人难以忍受,晚上都睡不好觉!”疼痛,作为骨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还可能影响其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作为主管护师,我深知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骨科患者的重要性。今天,就来和大家详细聊聊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知识。

一、疼痛对骨科患者的影响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例如,长期疼痛会使患者不敢活动肢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疼痛还会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而且,持续的疼痛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阻碍康复进程。

二、骨科疼痛的评估方法

准确评估疼痛是有效管理疼痛的关键。我们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包括数字评分法(NR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等。

数字评分法是让患者用 0 - 10 这 11 个数字来描述疼痛程度,0 表示无痛,10 表示最剧烈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数字来代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是在一条直线上,一端标记为“无痛”,另一端标记为“剧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感受在直线上标记出相应的位置,医护人员通过测量标记点到“无痛”端的距离来量化疼痛程度。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则通过一系列不同表情的图片,从微笑(无痛)到极度痛苦的表情,让患者选择最能代表其疼痛感受的图片,适用于语言表达困难的患者,如儿童或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在评估疼痛时,我们医护人员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如刺痛、钝痛、胀痛等)、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加重或缓解因素等。同时,我们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如是否有皱眉、呻吟、烦躁不安等,因为这些非语言线索也能帮助我们判断疼痛的程度。

三、药物镇痛方法

药物治疗是骨科疼痛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药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适用于轻中度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镇痛效果,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常用于中重度疼痛的治疗,镇痛效果强。但这类药物存在成瘾性、呼吸抑制等风险,所以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和深度。同时,我们也会采取措施预防便秘、恶心呕吐等常见的副作用,如给予通便药物、止吐药物等。

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可通过局部浸润注射、神经阻滞等方式用于手术切口周围或特定神经支配区域的镇痛。它能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提供有效的局部镇痛效果,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在药物镇痛过程中,我们遵循“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联合用药”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身体状况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镇痛效果,同时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四、非药物镇痛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镇痛方法在骨科疼痛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这些方法往往副作用小,患者更容易接受。

物理治疗是常用的非药物镇痛手段之一。例如,冷敷可以在创伤后的早期(一般 72 小时内)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通过收缩血管,减少组织出血和渗出,从而缓解疼痛。热敷则适用于慢性疼痛或创伤后期,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和僵硬感。我们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物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通过不同的机制刺激神经末梢,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镇痛的效果。

心理护理对于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也至关重要。患者因长期疼痛和对疾病的担忧,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加重疼痛的感受。我们会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我们还会采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方法,引导患者放松身心,减轻肌肉紧张,从而缓解疼痛。

此外,体位护理也不容忽视。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缓解疼痛。例如,对于脊柱骨折的患者,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避免扭曲和过度屈伸,有助于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五、多模式镇痛与个体化镇痛方案

近年来,多模式镇痛理念在骨科疼痛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单一药物或方法的剂量和不良反应。例如,我们可能会将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同时结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等非药物方法,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

每个骨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疼痛耐受性等都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化镇痛方案尤为重要。在制定方案时,我们会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手术类型和创伤程度等因素,权衡各种镇痛药物和方法的利弊,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疼痛管理方案,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的疼痛缓解,促进其康复进程。

骨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是一个综合性、个体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合理选择药物和非药物镇痛措施,为患者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案。同时,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共同战胜疼痛,让骨科患者不再“伤不起”,顺利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骨科疼痛管理的知识,在面对骨科疾病时不再恐惧疼痛,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

(王静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骨科康复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