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食管恶性肿瘤——“吃出来”的肿瘤

2023-09-11 11: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品味美食的愉悦时刻,我们或许未曾意识到,一些看似平常的饮食选择,正悄然埋下健康的隐患。食管恶性肿瘤,这一消化系统的致命威胁,竟与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无声地提醒着我们:每一口食物的选择,都在为生命的质量投票。

一、疾病本质:食管黏膜的癌变之旅

食管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占95%以上)和腺癌,其中鳞状细胞癌多与食管鳞状上皮长期损伤修复相关。肿瘤可发生于食管任何部位,以胸中段最为常见。早期常表现为吞咽异物感、胸骨后隐痛,易被误认为是咽炎或食管炎;进展期则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甚至侵犯气管引发呛咳、声音嘶哑。

二、饮食陷阱:这些习惯正在伤害食管

1、温度暴击:65℃以上的热食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明确将65℃以上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食管黏膜耐受温度仅为40-50℃,长期食用烫粥、热茶会使黏膜反复灼伤-修复,诱发基因突变。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居民,日均热饮摄入量超全国均值2倍。

2、化学攻击: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

咸鱼、咸菜含大量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我国南方沿海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腌制食品摄入量达每日80-100g,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5g/日限量。

3、物理损伤:硬食快餐的双重打击

煎饼、烧饼等硬质食物未经细嚼便吞咽,其尖锐边缘直接划伤食管黏膜;进食速度过快使食管蠕动负担加重,长期导致黏膜慢性炎症状态。临床数据显示,食管癌患者中,长期保持快速进食习惯者占比达42%。

4、协同致癌:烟酒的双重刺激

烟草含69种致癌物,可直接损伤食管黏膜;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致癌性。研究显示,吸烟者食管癌风险增加3-8倍,酗酒者风险飙升7-50倍,烟酒协同作用可使风险升高15倍。

三、治疗策略:多学科联合精准打击

1、手术治疗

适用于Ⅰ-Ⅱ期患者,手术方式包括:

传统开胸手术:彻底切除病变食管及周围淋巴结

微创手术:胸腔镜/腹腔镜联合,创伤小、恢复快

姑息性手术:对晚期吞咽困难者实施食管扩张或胃造瘘

2、放射治疗

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技术,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提高切除率,术后放疗清除残留癌细胞。尤其适用于颈段食管癌及不能手术患者。

3、化学治疗

含铂类方案(如顺铂+氟尿嘧啶)是标准方案,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降期,提高手术成功率。免疫联合化疗(如PD-1抑制剂+化疗)已成为晚期一线治疗新选择。

4、靶向治疗

针对HER2阳性患者,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抗血管生成药物安洛替尼在二线治疗中展现独特优势。

四、科学预防:筑牢饮食防癌长城

1、温度管理
热饮热食放置5-10分钟,使用测温勺确保入口温度<45℃。

2、膳食革命

每日蔬菜摄入量>500g,水果>200g,优选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

减少腌制食品至<1次/周,选择低盐发酵产品

增加优质蛋白来源(鱼、禽、蛋、奶),避免油炸烧烤

3、行为干预

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

戒烟限酒(酒精摄入量<15g/日)

控制体重(BMI保持18.5-24)

4、高危筛查

45岁以上人群,尤其有家族史、长期烟酒史者,每2年进行胃镜+碘染色检查。新型细胞收集器筛查技术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通过了解食管恶性肿瘤的成因与预防方法,我们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这种“吃出来”的疾病至关重要。愿每位读者都能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远离疾病的困扰。

(张锋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