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干肿瘤,这一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疾病,实际上在儿科肿瘤中并不罕见。由于脑干是控制呼吸、心跳、意识等基本生命功能的关键区域,脑干肿瘤往往对患儿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然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儿童脑干肿瘤生存率的关键。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以便尽早发现脑干肿瘤呢?
一、了解脑干肿瘤的早期症状
脑干肿瘤的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匿,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以便及时捕捉到可能的异常信号。以下是一些儿童脑干肿瘤常见的早期症状:
头痛与呕吐:这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由于脑干肿瘤占据颅内空间,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头痛和呕吐。头痛多发生在清晨,呕吐后头痛可暂时缓解。
视力障碍:脑干肿瘤可能压迫视神经或视交叉,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视力模糊、复视或斜视等表现。
行走不稳:脑干肿瘤可能影响小脑功能,导致患儿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易摔倒等症状。
面部肌肉无力或麻痹:脑干肿瘤可能压迫面神经或三叉神经,导致患儿出现面部肌肉无力、麻痹或面部感觉异常等症状。
言语不清:脑干肿瘤可能影响语言中枢,导致患儿出现言语不清、构音障碍等症状。
生长发育迟缓:脑干肿瘤可能导致患儿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身高、体重等指标是否正常。
二、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
除了上述症状外,家长还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例如,孩子是否变得比以前更加嗜睡、易疲劳?是否出现性格改变,如变得易怒、焦虑或抑郁?是否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或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感?这些变化都可能是脑干肿瘤的早期信号。
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发现儿童脑干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家长应带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肿瘤史的孩子来说,更应提高警惕。在体检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手段,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异常。
四、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意见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或行为变化,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进一步的检查,如头颅CT、MRI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脑干肿瘤。同时,家长应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为孩子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科普宣传
提高公众对儿童脑干肿瘤的认识和意识也是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重要环节。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儿童脑干肿瘤的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和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度。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培养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
六、总结
儿童脑干肿瘤是一种严重的儿科肿瘤疾病,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家长应了解脑干肿瘤的早期症状,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意见。同时,提高公众意识和加强科普宣传也是预防和治疗儿童脑干肿瘤的重要手段。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陈公安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