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甲状腺结节会癌变?彩超报告上关键信息这样看!

2025-07-02 11: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超声科诊室,每天都有不少朋友拿着甲状腺彩超报告,忧心忡忡地问:“医生,我这个结节是癌吗?”“报告上写的这些词是什么意思?”“我该怎么办?”别慌!今天,作为超声科医生,我来带您读懂甲状腺彩超报告的关键信息,让您心中有数,科学应对。

一、甲状腺结节:其实很常见,多数是“良民”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简单说,就是甲状腺里长了个“小团块”。它可以是实性的(像肉疙瘩)、囊性的(像水泡),或混合性的(又有水又有实性成分)。

发病率高吗? 非常高!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和精度的提高,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成年人中,通过超声检查,检出率可高达 50%-70% !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

都会癌变吗? 绝大多数不会! 这是最重要的认知!虽然检出率高,但其中只有大约 5%-10% 的结节是恶性的(甲状腺癌)。超过 90% 的结节是良性的,对身体通常没有危害,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结论:发现结节 ≠ 得了癌症!不必过度恐慌。

二、彩超报告上的“侦察兵”:关键信息解读

甲状腺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最重要、最常用、最经济、无创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能捕捉到结节的各种细节特征。报告上这些术语是关键:

结节大小:

怎么看? 报告会给出结节的长、宽、高(或厚)径,如 “10mm x 8mm x 6mm”。

意义? 大小本身 不是 判断良恶性的主要标准!很小的结节也可能是癌(微小癌),很大的结节也可能是良性的(如腺瘤、囊肿)。但大小对决定是否穿刺活检或手术有参考价值(通常≥1cm的结节才考虑穿刺)。随访中结节显著增大(如体积增大>50%)需要警惕。

结节形态:

怎么看? 描述为“规则”或“不规则”。

意义? 良性结节通常形态规则,像个圆球或椭圆球。恶性结节更容易长得“张牙舞爪”,形态不规则,甚至像螃蟹一样向周围组织伸出“脚”(浸润)。

结节边界/边缘:

怎么看? 描述为“清晰/光整”或“模糊/不清晰/微分叶状/毛刺状”。

意义? 良性结节通常边界清晰,和周围组织“泾渭分明”。恶性结节边界常模糊不清,边缘可能呈分叶状(像花瓣)或有毛刺(像小刺),提示它可能想“越界”侵犯周围组织。

结节内部结构:

怎么看? 分为“实性”、“囊性”、“囊实混合性”。

意义?

纯囊性(像个水泡): 几乎都是良性的(如囊肿),恶变风险极低。

囊实混合性(有液体有实性部分): 大部分是良性的(如腺瘤囊性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囊变),但实性部分如有可疑特征(如下面几点)需关注。

实性(全是实心): 良恶性都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实性成分是评估的重点。

结节内部回声:

怎么看? 描述为“等回声”、“低回声”、“高回声”、“极低回声”(低于颈部肌肉回声)。

意义? 相对于周围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等/高回声: 更倾向于良性。

低回声: 是恶性结节的一个常见特征,但很多良性结节也可以是低回声。

极低回声: 高度提示恶性可能! 像甲状腺乳头状癌就常表现为极低回声。

结节内部钙化:

怎么看? 描述为“微钙化”、“粗钙化”、“周边钙化/蛋壳样钙化”。

意义? 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微钙化(像针尖或沙粒样的小白点): 高度提示恶性! 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表现之一。看到这个,医生会格外警惕。

粗钙化(大块的钙化斑): 多见于良性病变(如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的陈旧性出血或纤维化)。

周边钙化/蛋壳样钙化(结节边缘一圈钙化): 大部分是良性的,但如果钙化环不完整、厚薄不均或内部有实性成分突破钙化环,则需警惕恶性。

结节纵横比(A/T):

怎么看? 在横切面上,测量结节前后径(A)与横径(T)的比值。报告可能直接写“纵横比>1”或“<1”。

意义? 良性结节通常“躺着长”(横径>前后径,A/T <1)。恶性结节(尤其是乳头状癌)常“立着长”(前后径≥横径,A/T ≥1),像个小立柱。A/T ≥1 是提示恶性的重要指标。

结节内血流信号:

怎么看? 彩超下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丰富程度,描述为“无/少许/丰富/紊乱”。

意义? 良性结节血流模式多样,可无血流、周边环绕血流或均匀分布。恶性结节内部血流可能更丰富、更紊乱(像一团乱麻)。但血流信号的特异性相对较低,需结合其他特征判断。

颈部淋巴结情况:

怎么看? 超声会扫查颈部(特别是甲状腺周围)的淋巴结。

意义? 如果发现淋巴结肿大,并且结构异常(如皮髓质分界不清、淋巴门消失、出现微钙化、囊性变、异常血流),强烈提示甲状腺癌可能发生了淋巴结转移! 这对分期和治疗方案很重要。

三、TI-RADS分级:给结节风险“打分”

为了更规范、更直观地评估结节的恶性风险,超声医生常使用 TI-RADS(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对结节进行分级。这个分级就像给结节的“可疑程度”打了个分:


重要提示:

分级是综合所有超声特征得出的概率评估,不是最终诊断!

4类及以上(尤其是4B、4C、5类) 的结节,需要高度重视,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 来获取细胞学诊断,这是确诊的金标准(之一)。

最终如何处理,还需结合结节大小、位置、患者年龄、意愿等由临床医生(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综合判断。

四、发现结节后,我该怎么办?

别慌,找专业医生解读: 拿到报告,最重要的是找内分泌科或甲状腺外科医生看。超声医生主要描述影像特征和给出TI-RADS分级建议,临床医生会结合您的具体情况(病史、症状、触诊、其他检查)给出综合判断和处理方案。

明确诊断是关键(必要时穿刺): 对于中高危结节(TI-RADS 4类及以上),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细针穿刺活检(FNAB)。这是用很细的针抽取少量结节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是目前术前判断结节良恶性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创伤很小。

定期随访很重要: 对于大多数低危的良性结节(TI-RADS 2-3类),医生通常会建议 “定期随访” 。这意味着:

遵医嘱按时复查(比如6个月、1年或2年做一次甲状腺彩超)。

观察结节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特征是否有变化。

如果随访中结节稳定,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出现可疑变化(如显著增大、出现新的恶性特征),则需进一步处理。

治疗选择因人而异:

良性结节: 绝大多数无需治疗!除非结节非常大(>4cm)引起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出于美观考虑,才考虑手术或微创消融(如射频消融)。

恶性结节(甲状腺癌): 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状腺)。大多数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预后非常好,被称为“懒癌”或“幸福癌”,经过规范治疗,通常不影响自然寿命。术后可能需要服用甲状腺素片(如优甲乐)进行替代和抑制治疗。

五、给您的几点建议

理性看待,不恐慌不忽视: 结节很常见,癌变率低。既不要被结节吓倒,也不要完全置之不理。科学认知是关键。

定期体检,首选彩超: 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童年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已发现结节的人群,定期(如每年)做甲状腺彩超是有效的监测手段。

读懂报告重点,但别自行诊断: 了解上述关键术语和TI-RADS分级有助于理解报告,但最终诊断和决策请交给专业医生。切勿自行上网搜索对号入座,徒增焦虑。

穿刺活检不可怕: 如果医生建议穿刺,请积极配合。这是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手术的重要步骤,操作安全、痛苦小。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心情舒畅、均衡饮食(适量碘摄入,无需刻意补碘或禁碘)、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对甲状腺健康有益。

结语:明明白白看报告,科学应对更安心

甲状腺结节,这个体检报告上的“常客”,绝大多数时候只是虚惊一场。甲状腺彩超作为“侦察兵”,通过TI-RADS分级等关键信息,为我们评估风险提供了有力依据。记住核心要点:多数良性,定期观察;关注特征,警惕高危;专业解读,科学决策。

作为超声科医生,我们致力于提供精准的影像描述和风险评估。请把您的担忧交给医生,我们会用专业的知识和清晰的报告,为您拨开迷雾,守护甲状腺健康!

(崔方 长垣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