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牙齿矫正要趁早,儿童口腔早期矫正的误区与正解

2023-10-11 15: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健康至关重要,而牙齿矫正作为维护口腔健康与美观的关键举措,正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然而,关于儿童口腔早期矫正,不少家长存在着一些认知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影响孩子获得最佳矫正时机与效果。

一、误区:乳牙期无需矫正,等换牙再说

许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会被恒牙替换,即便乳牙排列不齐或出现轻微龅牙、地包天等问题,也无需矫正,等孩子换牙后再说。其实,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乳牙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一些牙齿问题若不及时纠正,会对恒牙萌出、颌面部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地包天(反颌)若在乳牙期未矫正,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下颌过度发育,不仅会增加后期矫正难度,还可能导致面部畸形,影响孩子心理健康与口腔功能。

二、误区:牙齿矫正只为美观

部分家长单纯觉得孩子牙齿不齐影响外貌,才考虑矫正,忽视了牙齿矫正对口腔健康、咀嚼功能、发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牙齿排列不齐易藏污纳垢,引发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还可能影响食物咀嚼效率,加重肠胃负担。而且,严重的牙齿、颌骨问题可能阻碍正常呼吸与发音,对孩子身体整体发育及社交自信皆有负面效应。

三、误区:早期矫正会让孩子受罪,等长大懂事再做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觉得早期矫正过程孩子要佩戴矫治器,会有不适感,不如等孩子长大能配合了再矫正。殊不知,儿童时期颌骨可塑性强,牙齿移动相对容易,矫正周期短、效果好。一旦错过黄金矫正期,如等到青少年或成年,颌骨发育定型,矫正需施加更大力量,过程更痛苦,疗程也会延长,甚至可能需要手术辅助。

四、误区:自行购买矫治器给孩子用

随着网络购物普及,一些家长图方便、省钱,自行网购矫治器给孩子佩戴。但矫治器种类繁多,不同牙齿问题适配不同类型,且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孩子口腔情况精准调整。自行购买的矫治器可能不适合孩子,不仅无法达到矫正效果,还可能损伤口腔软组织、影响牙齿正常发育,延误治疗时机。

五、正解:定期口腔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为避免陷入上述误区,家长应带孩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 3 - 6 个月一次。专业牙医能及时发现孩子乳牙、恒牙萌出情况及牙齿排列潜在问题,像乳牙早失、恒牙异位萌出等,在最佳时机介入矫正。一般来说,孩子 2 - 3 岁乳牙全部萌出后,就可初次看牙医评估口腔状况;4 - 5 岁若存在不良习惯(如吮指、咬唇、口呼吸)导致牙齿颌骨异常,可考虑早期矫治。

六、正解:选择专业正畸机构与医生

牙齿矫正是专业性极强的医疗行为,家长务必挑选正规口腔医院、诊所及经验丰富、资质齐全的正畸医生。专业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如拍 X 光片、取牙齿模型)、精准诊断,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无论是传统金属矫治器、陶瓷矫治器,还是隐形矫治器,都能合理运用并全程监控调整,确保矫正安全、有效。

七、正解:引导孩子配合,关注心理变化

儿童矫正期间,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配合治疗,如正确佩戴、清洁矫治器,按时复诊。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因佩戴矫治器初期可能有说话不清、外观改变等情况,孩子易产生自卑、抵触情绪。家长多鼓励、陪伴,帮孩子度过适应期,让孩子明白矫正是为自身健康与未来美好生活奠基。

牙齿矫正对孩子意义深远,家长们务必走出误区,把握早期矫正时机,用科学态度与行动,为孩子一口好牙、自信笑容助力,开启他们健康人生新篇。

(邹美玲 金水卓瑞口腔门诊部 口腔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