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它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正常供应脑部组织;出血性脑卒中则是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压迫脑组织。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一旦发病,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一)常见症状
肢体麻木无力:患者可能突然感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甚至无法抬起或活动,这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例如,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手臂抬不起来,或者走路时一条腿拖地。
言语不清:表现为说话困难、含糊不清或词不达意。有的患者可能能理解他人话语,但自己表达不出来,严重的甚至无法正常交流。
面部歪斜:病变侧面部肌肉松弛,出现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微笑或做表情时更为明显。
视力模糊:部分患者会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可能是由于脑部视觉中枢受到影响所致。
头晕头痛: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伴有恶心、呕吐,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头痛往往较为严重。
二、家庭护理环境
为脑卒中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家庭护理环境至关重要。
(一)安全方面
防止跌倒:保持地面干燥、整洁,无障碍物。在卫生间、楼梯等容易滑倒的地方安装扶手,患者行走时最好有人陪同。为患者准备合适的鞋子和衣物,避免穿过长、过大或鞋底滑的鞋子,衣服要宽松、易穿脱。
家具摆放:合理安排家具位置,保证通道畅通,方便患者使用轮椅或辅助器具通行。尖锐的边角可以用软质材料包裹,防止患者碰撞受伤。
(二)舒适方面
温度与湿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 22 - 24℃,湿度在 50% - 60%左右。可以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温湿度,让患者感觉舒适。
光线与通风:室内光线要充足但不刺眼,保证良好的通风,每天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三)便利方面
生活设施: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整床铺高度,方便患者上下床。在床边放置伸手可及的物品,如水杯、纸巾、呼叫器等。卫生间可以安装坐便器扶手、淋浴椅等辅助设施,方便患者使用。
康复区域: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康复区域,配备一些简单的康复器材,如拐杖、助行器、哑铃等,方便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三、日常生活护理
(一)饮食护理
营养均衡: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牛奶、瘦肉、鱼类等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高盐、高糖食物。
饮食形态: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选择合适的饮食形态。如果患者吞咽困难,可以将食物打成糊状或流食,通过鼻饲管或口服的方式进食。进食时要缓慢,避免呛咳。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进餐,每天可以安排 3 - 5 餐,避免暴饮暴食。
(二)个人卫生护理
口腔护理:协助患者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如果患者不能自行刷牙,可以用棉球蘸温水擦拭口腔。
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洗澡、更换衣物和床单。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预防压疮,每 2 - 3 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
会阴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更换尿布或尿垫,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三)睡眠护理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睡前避免剧烈运动、观看刺激性节目或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协助患者入睡: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可以在睡前为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按摩或放松训练,促进患者入睡。如果患者睡眠不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助眠药物。
四、康复护理
(一)肢体功能康复
早期康复: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先从简单的关节活动开始,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每个关节活动 3 - 5 次,每天进行 2 - 3 组。
中期康复:随着患者病情的恢复,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难度和时间。可以进行床上平移、翻身、坐起训练,以及肢体的主动运动,如抬手、抬腿、握拳等。同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器具,如哑铃、弹力带等进行力量训练。
后期康复:当患者肢体功能有一定恢复后,可以进行站立、行走训练。先在床边或借助助行器站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和稳定性,然后尝试行走。行走训练时要注意纠正患者的步态,避免形成异常姿势。
(二)语言康复
发音训练:从简单的发音开始,如“啊”“呀”“哦”等,让患者跟着模仿,逐渐增加难度,练习单词、短语和句子的发音。
口语表达训练: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可以从日常用语开始,如“吃饭”“喝水”“我要上厕所”等。家属要耐心倾听,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鼓励,不要急于纠正患者的错误。
听力理解训练:通过播放录音、讲故事等方式,让患者听并理解内容,然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患者的听力理解能力。
(三)心理康复
心理支持:脑卒中患者往往会因为身体残疾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爱护,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鼓励参与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参加一些适合的社交活动,如家庭聚会、朋友来访等,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培养兴趣爱好: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帮助患者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下棋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
五、用药护理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为患者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六、定期复查
定期带患者到医院复查,一般出院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要进行复查,以后根据病情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头颅 CT 或磁共振等,以便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属的耐心、细心和爱心。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蔡佳 湖南省涟源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