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理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其健康对于维持整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然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各种环境因素,使得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深入了解消化内科疾病的预防(“防”)与护理(“护”)知识,对于全方位守护健康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一、消化内科疾病的主要类型及危害
消化内科疾病涵盖了从食管到胃、肠道、肝胆胰等多个器官的病变,常见的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胆囊炎等。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例如,长期胃溃疡可能导致胃出血、胃穿孔,甚至胃癌;肝硬化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危及生命;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
二、消化内科疾病预防:未雨绸缪筑根基
(一)饮食维度
规律进食:保持固定的用餐时间,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例如,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胃酸分泌紊乱,胆汁无法正常排泄,增加胆结石、胃炎等疾病风险;而晚餐过饱则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与睡眠,久而久之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间接关联多种代谢综合征,为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均衡膳食:确保摄入各类营养素,主食粗细搭配,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制品,脂肪选择以植物油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像全麦面包、燕麦、蔬菜等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吸收,降低肠癌发病几率;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的果蔬,可对抗自由基对消化道细胞的损伤,增强黏膜修复能力。
食品安全:选择新鲜食材,注意食品保质期与储存条件。避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以防食物中毒引发急性胃肠炎。加工食物要彻底煮熟,生熟分开,厨房用具定期消毒,阻断病菌传播途径,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多因饮食不洁入侵人体,造成呕吐、腹泻等不适。
(二)生活习惯层面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炎、胃溃疡迁延不愈,长期吸烟还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酒精直接损害肝细胞,引发酒精性肝病,从酒精性脂肪肝逐步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少量饮酒也可能诱发胰腺炎急性发作,扰乱消化酶正常分泌与激活机制。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配合力量训练。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缓解便秘,还可控制体重,降低肥胖相关消化疾病风险,像非酒精性脂肪肝就与超重、肥胖紧密相连;同时,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有助于缓解压力,减少因精神因素引发的消化问题。
作息规律: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利于身体各器官修复,包括胃肠道黏膜更新再生。熬夜打乱生物钟,影响胃肠激素分泌节律,削弱黏膜防御,使消化道易受侵袭;睡前避免大量进食,防止胃酸反流,引发反流性食管炎。
(三)心理调适关键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进而干扰胃肠神经调节,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学会通过合适方式减压,如冥想、瑜伽、深呼吸、听音乐、旅游等,保持心态平和,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琐事与工作压力,切断情绪-消化系统恶性循环。
三、消化内科疾病护理:精细呵护促康复
(一)急性期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注意腹痛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呕吐物、粪便颜色、量、性状等变化。例如,消化道出血时,黑便、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需精准记录出血量,为医生判断病情提供依据;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剧烈,伴随血淀粉酶升高,要留意有无休克征兆,及时发现并发症。
休息与体位: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降低身体耗氧与代谢需求。根据病情调整体位,如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觉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胃酸反流;十二指肠淤滞者可采取膝胸位,缓解肠道压迫症状。
饮食管理:遵循医嘱禁食或给予流食、半流食。急性胃炎、胃肠炎患者在呕吐频繁时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从少量温水、米汤开始,逐渐过渡到软烂面条、粥等清淡易消化食物;胰腺炎急性期要严格禁食禁水,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步开放饮食,避免刺激胰液分泌加重病情。
(二)康复期护理策略
饮食进阶:持续秉持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原则,逐渐增加食物种类与质地硬度。但仍要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高糖、高盐食物,像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腌制咸菜等,防止病情反复;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助力消化吸收功能完全恢复。
用药指导: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讲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多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以抑制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需嚼碎后与唾液充分混合咽下,发挥最佳药效;使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要足疗程,避免耐药产生。
复查随访:定期回医院复查,通过胃镜、肠镜、腹部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评估康复情况,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嘱咐患者日常自我监测症状,如有不适随时就医,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档案,跟踪疾病动态。
消化内科疾病的“防”与“护”贯穿生活始终,是保障消化系统健康的系统工程。每个人皆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从日常点滴做起,以预防为先导,用精心护理护航,方能远离消化疾病困扰,畅享美好生活。
(刘超 湖南省涟源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