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科手术的麻醉方式选择:哪种更适合你?

2025-08-14 12: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骨科手术通常涉及对骨骼、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修复或重建,这类手术在现代医学中十分常见,具体包括骨折复位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如髋关节、膝关节置换)、脊柱融合术、韧带重建(如膝关节交叉韧带修复)等多种类型。由于手术部位多位于运动系统核心区域,操作精度要求高且常伴随显著创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不仅直接影响手术医生的操作便利性,更与患者的术中安全、术后疼痛控制及康复进程密切相关。目前骨科临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全身麻醉、脊髓麻醉(涵盖硬膜外麻醉与腰麻)以及局部麻醉。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和潜在风险,因此需要患者与麻醉医生、外科医生共同参与决策,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被完全抑制而失去意识的麻醉方式,在骨科领域适用于多种复杂场景:如涉及多部位骨折的长时手术(如骨盆骨折合并股骨骨折)、脊柱侧弯矫正等大范围手术,或因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无法配合局部麻醉的情况。其核心优势在于能提供完善的肌肉松弛效果,确保患者在手术全程无体动,为医生创造稳定的操作环境,同时可通过气管插管维持气道安全。但该方式也存在一定风险:麻醉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肝肾功能负担,术后约20%-30%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老年患者还可能面临循环系统抑制(如血压下降)、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炎)等问题。此外,全身麻醉后患者需在麻醉恢复室接受1-2小时的密切监测,待自主呼吸、意识状态完全恢复后方可返回病房。

脊髓麻醉属于椎管内麻醉范畴,包括硬膜外麻醉和腰麻两种技术:前者通过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后者则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髓神经根。在骨科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常用于髋关节置换、膝关节手术等中下肢手术,可通过留置导管实现术后镇痛;腰麻因起效更快、阻滞效果更完善,多用于膝关节以下手术(如踝关节融合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此类麻醉的突出特点是患者全程保持清醒(可根据需求给予镇静药物),术中循环干扰较小,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仅约5%,且镇痛效果可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不过其并发症需引起重视:约1%-3%患者会出现穿刺后头痛(与脑脊液漏相关),罕见但严重的风险包括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0.1%),部分患者还可能因交感神经被阻滞出现血压骤降,需术前充分扩容预防。

局部麻醉通过在手术区域直接注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局麻药物,阻断外周神经末梢的疼痛信号传导,主要适用于创伤较小的骨科手术。例如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指(趾)骨骨折克氏针固定、腱鞘囊肿切除术等门诊小手术,均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完成。该方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意识清醒且术后无需特殊复苏,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足1%。但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当手术范围超过单个解剖区域(如多处掌骨骨折)或患者对疼痛耐受度较低时,单纯局部麻醉难以提供完善镇痛;若药物误入血管还可能引发毒性反应(表现为耳鸣、惊厥等),因此临床通常需控制单次用量(如利多卡因成人单次不超过400mg)。对于部分中等创伤手术,局部麻醉可与镇静药物联合使用(即监护麻醉),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同时减轻焦虑感。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医疗团队需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估:手术因素包括操作时长(超过3小时建议优先全麻)、创伤程度(如全髋关节置换术常选椎管内麻醉)、止血需求(脊柱手术可能需控制性降压,全麻更易实现);患者因素涵盖年龄(80岁以上老人慎用椎管内麻醉)、基础疾病(严重哮喘患者避免全麻,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椎管内麻醉)、既往麻醉史(如曾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需规避),同时需尊重患者意愿(如恐惧清醒手术者可考虑全麻)。典型案例包括:75岁糖尿病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优先选择硬膜外麻醉以降低肺部风险;12岁儿童前臂骨折手术,则因配合度问题采用全身麻醉;而高血压控制不佳的老年患者行踝关节手术时,需在脊髓麻醉前补充晶体液500-1000ml预防低血压。

总之,骨科手术的麻醉方式选择是一项需要权衡医学指征与个体差异的系统决策。患者应在术前1-2天主动与麻醉医生沟通,详细告知自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打鼾、有无药物过敏史)、手术预期及顾虑,以便医生充分评估风险获益比。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目前多模式镇痛(如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等新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进一步优化麻醉效果。无论最终选择何种方式,医疗团队的核心目标始终是在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轻痛苦,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奠定基础。建议患者术前通过医院宣教资料、麻醉门诊咨询等途径增进了解,以积极心态配合麻醉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王腾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与围手术期及疼痛医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