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游戏到对话:儿童作业治疗(OT)如何解锁生活与学习技能

2025-09-09 17: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我们看到孩子不会系鞋带、写字歪扭、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拒绝触摸沙子或颜料时,往往会将其归因为“还小”、“不认真”或“胆子小”。然而,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儿童在作业表现上的困难。儿童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正是为帮助这些孩子而生——但它绝非只是“教孩子怎么玩”,而是一门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和游戏,帮助孩子获得独立生活与有效学习所必需技能的科学与艺术。

一、重新认识“作业”:儿童的工作就是玩
对成人而言,“作业”(Occupation)指的是工作、家务和休闲活动。而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作业”就是玩、学习、和自我照顾。这些是他们成长中最核心的使命,是他们认识自我、探索世界、建立社会关系的途径。

儿童作业治疗师的核心信念是:当孩子能够顺利并自信地完成他们的“作业”时,他们的整体发展、自尊心和幸福感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OT的目标非常务实:帮助孩子克服障碍,让他们能更好地:

玩:参与适合其年龄的游戏活动。

学:在课堂中安坐、听讲、阅读、书写。

自理:自己穿衣、吃饭、洗漱、如厕。

二、OT如何工作:连接大脑、身体与环境
OT不会进行孤立的技能训练(比如强迫孩子反复练习系鞋带),而是从一个更整体的视角出发,探寻问题背后的根源。治疗师会问:“是什么阻碍了这个孩子完成这项任务?”

原因可能来自一个或多个方面:

1.感觉处理能力:孩子的大脑是否能正确接收、解读并回应来自身体和环境的感觉信息(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等)?

2.运动技能:孩子是否具备完成任务的精细动作(手部小肌肉)和粗大动作(身体大肌肉)能力?

3.认知技能:孩子的注意力、计划性、问题解决能力和执行功能是否足够?

4.心理情绪因素:孩子是否因屡次失败而产生了焦虑、抗拒或低自尊?

5.环境因素:家里的环境、学校的课桌椅、社会的期望是否对其造成了障碍?

OT治疗师就像是侦探,通过观察和评估,找出问题的核心,然后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

三、解锁技能:OT的四大核心战场
1.感觉统合:打造平稳运行的“大脑后台”
感觉处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如果孩子感觉系统失调,就像一台后台开着太多混乱程序、不断弹出错误提示的电脑,无法专注于前台“任务”。

场景:一个孩子写字时总是用力过猛戳破纸,上课时动来动去,拒绝吃有特定质感的食物。

OT解读:这可能是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他可能寻求强烈的本体觉输入来感知自己的身体,或者触觉防御过当,讨厌意外的触摸。

OT干预:治疗师不会直接教写字,而是先通过“游戏”帮他整顿“后台”。比如,把他用毯子裹起来做“热狗卷”提供深压觉;让他在山羊球上跳跃获取前庭和本体觉;在沙盆里寻宝脱敏触觉。当他的大脑能更有效地处理感觉信息后,他才能安静下来,把手部的力量控制好。

2.精细动作与书写:让小手听从指挥
书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需要手眼协调、手部小肌肉力量、姿势控制等多方面能力的配合。

场景:孩子写字又慢又累,字迹潦草,总是避免用剪刀做手工。

OT解读:问题可能不在于“不认真”,而在于手部力量不足、掌指分化不良(不会动手指,只会动整个手掌)或**bilateral coordination**(双手配合)不好。

OT干预:OT不会只是要求“多写几遍”。治疗会disguised as play(伪装成游戏):用晾衣夹捡小积木锻炼指尖力量;捏橡皮泥打造手部arches(弓形结构);在垂直的黑板上画画锻炼手腕伸展;穿越障碍线路后再坐下来写作,以改善警醒度。OT强调书写预备,而不是过早的机械重复。

3.日常生活活动(ADL):培养独立的“小大人”
自理能力是儿童自信心的第一来源。能够照顾自己,是“我能行”信念的最直接体现。

场景:一个7岁的孩子还需要父母帮忙穿衣服,吃饭总是弄得一片狼藉。

OT解读:这可能是运动计划(Praxis)问题(不知道穿衣服的步骤顺序)、视觉空间感知问题(分不清衣服正反面),或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导致坐不稳影响用餐。

OT干预:OT会分解任务步骤,使用视觉提示卡(先穿内衣,再穿衬衫...);练习拉不同阻力的拉链链;玩“衣服土豆”游戏(孩子钻到一个大T恤里,模拟穿脱过程);通过“小熊面包”活动(让孩子模仿治疗师给面包抹黄油)来练习手眼协调和双手配合。OT让枯燥的日常训练变得充满趣味。

4.执行功能与社交:做自己大脑的CEO
执行功能是大脑的高级管理官,负责计划、组织、专注、情绪调节和灵活思考。这部分能力直接决定了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社交表现。

场景: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书包一团糟,容易在游戏中崩溃,无法接受规则改变。

OT解读:这并非“态度问题”,而是执行功能挑战。

OT干预:OT通过结构化的游戏来锻炼这些“软技能”。比如,合作搭建一个复杂的乐高模型,需要计划、分工和问题解决;玩规则逐渐变化的棋盘游戏,练习认知灵活性;设置一个“镇静角”并提供选择板,教孩子识别情绪和使用自我调节策略。OT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的“脚手架”,帮助他们逐步内化这些能力。

四、家庭与学校:OT的延伸战场
OT的功效远超治疗室的一小时。治疗师最重要的伙伴是家长和老师。他们会指导家长如何将治疗目标融入家庭常规中:

做饭时:让孩子撕生菜、搅拌面糊,训练手部力量和sequential planning(顺序规划)。

购物时:让孩子负责部分清单,练习记忆和组织。

穿衣时:提供二选一的选择,赋予自主权。
OT治疗师也会走进学校,建议老师调整座位、提供wobble cushion(晃动坐垫)给好动的孩子、或将作业分解成小步骤。

结语:赋能孩子,主导自己的人生
儿童作业治疗的核心是赋能。它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透过“问题行为”看到背后的能力缺失,然后用孩子最天然的语言——游戏——作为媒介,帮助他们搭建通往成功、独立与自信的桥梁。

OT治疗师不只是教孩子一项技能,更是给他们一把钥匙,去解锁生活与学习的无限可能,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导者。从一场快乐的游戏,到一次成功的对话,OT守护着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权利和喜悦。

(王桂华 河南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河南康复中心医院) 儿童康复科 副主任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