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肺上报的类癌是个什么病,是癌吗?”病人拿着病理报告发出疑问。
他挠挠头,奇怪道:“这个类癌怎么还分典型和不典型?”
接下来由我来为大家解读什么是类癌,其临床病理特征是什么。
肺部类癌虽然名字中有癌字,但其与真正意义上的癌并不相同,其预后往往较好,大家不必谈癌色变。肺部的类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下的Kulchitsky细胞,是一种分化良好的上皮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见于中年男性,发生肺类癌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肺类癌可能与基因改变、抑癌基因失活等因素有关,与吸烟没有显著关联。肺类癌主要有两种类型: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典型类癌较为少见,占肺类癌的大部分,恶性程度较低;不典型类癌相对少见,恶性程度较高。
肺部类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咳嗽、胸闷、胸痛、咯血、低热等,部分患者可有激素异常分泌的症状,如皮肤潮红、紫绀、心悸、腹泻等 。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对临床医生的诊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类癌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往往是在体检中发现的,影像学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的部位。类癌大约80%发生于中央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且多位于气管支气管分叉处,在部位上没有特定的好发位置。其影响学与肺癌的表现相似。
类癌肉眼观察通常为圆形肿瘤,切面呈黄褐色,平均直径为2-3cm。镜下观察:其结构以器官样和小梁状结构最为常见,还能发生各种组织学形态,包括梭形、栅栏状、菊形团、硬化性、透明状和乳头状。肿瘤细胞是均匀一致的小细胞,典型类癌TC是指核分裂象<2个/2mm²没有坏死,直径>0.5cm的类癌。不典型类癌:核分裂象2-10/2mm²和(或)存在坏死;
对于大多数局限性肺类癌患者,手术治疗是可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的,通常不推荐辅助治疗。对于晚期肺类癌的患者,常需全身综合治疗。如发生转移的患者还可加做化学治疗,常用药物有氟尿嘧啶、链佐星、达卡巴嗪、多柔比星、依托泊苷、顺铂等,但往往化疗效果有限。可也使用生物治疗,如干扰素。靶向药物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深入了解肺部类癌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标准、治疗方式等基础上,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疾病,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对于肺部类癌的研究和诊疗工作仍任重道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进展和临床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福音。
(张静 河南省胸科医院 病理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