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刘迪:纵隔肿瘤诊断:揭开“秘密”的面纱

2024-07-10 05: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纵隔,这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名词,其实是人体胸腔中的一个重要区域。它位于双侧胸腔之间,胸骨之后,脊柱前方,上部为颈部入口,下达膈肌。纵隔内包含了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腺、神经等众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就像是人体胸腔中的一个交通枢纽。然而,当这个区域长出肿瘤时,便会对周围的器官产生压迫和侵犯,引发一系列的症状,甚至威胁生命。本文将为您通俗易懂地介绍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帮助您揭开纵隔肿瘤这一“秘密”的面纱。

一、纵隔肿瘤的种类与特点

纵隔肿瘤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两大类。原发性肿瘤可以来源于纵隔内的任何器官或组织,如胸腺、神经组织、生殖细胞、淋巴组织等。常见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包括胸腺瘤、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淋巴瘤等。这些肿瘤中,大部分属于良性肿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恶性潜能或本身就是恶性肿瘤。

纵隔肿瘤的症状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生长方向和速度、质地、性质等相关。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由肿瘤压迫或侵犯周围的器官和组织所致。例如,肿瘤压迫气管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可能导致颈、面部和上胸部的淋巴和血管回流不畅,引起静脉怒张等。

二、纵隔肿瘤的诊断方法

纵隔肿瘤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纵隔肿瘤诊断方法:

1、X线检查:X线检查是纵隔肿瘤诊断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拍摄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及透视检查,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部位、形状、密度及有无钙化或波动等征象。但X线检查的分辨率较低,对于较小的肿瘤或复杂的纵隔病变可能难以明确诊断。

2、CT检查: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增强CT还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鉴别肿瘤的性质。CT检查对于发现纵隔内的异常肿物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纵隔肿瘤诊断的首选方法。

3、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在某些特定的纵隔肿瘤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软组织分辨率,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对于神经源性肿瘤、血管源性肿瘤等,MRI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4、内镜检查:当胸部平片和分层提示有气管、食管移位时,应做气管、食管镜检查。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腔内是否有肿瘤存在,并可以获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

5、经皮穿刺活检:对于靠近周围性肿块,可以在电视透视下定位,实行穿刺活体组织检查。这种方法可以获取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明确肿瘤的性质和来源。

肿瘤标志物检查:某些纵隔肿瘤可能会导致特定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甲胎蛋白(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等在生殖细胞肿瘤中可能升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可能升高。但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非绝对,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6、纵隔镜检查:纵隔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通过颈部或胸骨旁的小切口,插入纵隔镜,直接观察纵隔内的病变,并获取病理组织。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高,但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7、胸腔镜或开胸手术: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其他方法明确诊断的纵隔肿瘤,可能需要进行胸腔镜或开胸手术。在直视下切除肿瘤并进行病理检查,这种方法虽然创伤较大,但可以同时进行治疗。

三、纵隔肿瘤的治疗与预防

纵隔肿瘤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手术切除。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还需要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纵隔肿瘤治愈率的关键。

预防纵隔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体检等。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纵隔肿瘤的发病风险。同时,对于从事石棉、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有害物质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接受健康检查。

纵隔肿瘤虽然听起来有些神秘和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种类与特点、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病风险和提高治愈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揭开纵隔肿瘤这一“秘密”的面纱,让您对纵隔肿瘤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胸痛、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病史和症状表现,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刘迪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胸外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