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乳腺癌手术的伤口逐渐愈合,新生活的大门缓缓开启,术后护理成为这段重生之旅的关键指引。它宛如精心雕琢的康复蓝图,涵盖身心各个维度,助力患者重拾生活信心与活力。
身体照护:夯实健康基石
伤口护理是术后初期的焦点。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按照医护指导定期换药,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避免感染。若敷料被汗水或意外浸湿,应及时更换,动作轻柔,防止拉扯伤口。拆线后,可适当使用祛疤产品并配合轻柔按摩,减轻疤痕增生,缓解瘙痒不适。
患侧上肢的护理需格外细致。术后短期内,避免大幅度外展、上举动作,防止牵拉伤口。渐进式康复锻炼至关重要,在医护人员示范下,从简单的握拳、屈肘开始,逐步进阶到梳头、爬墙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上肢水肿及关节僵硬,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与提重物,每次锻炼后适度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
饮食调理为身体恢复提供燃料。术后初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软烂面条等,减轻肠胃负担。随着身体好转,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像鸡蛋、鱼肉、豆类,助力伤口愈合与肌肉修复;多吃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增强免疫力、预防便秘。控制脂肪摄取量,减少油腻、油炸食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刺激胃肠道,戒烟限酒,规律进餐,维持稳定能量供应。
心理调适:驱散阴霾心光
面对癌症诊断与身体残缺,焦虑、抑郁等情绪易如影随形。患者要积极自我疏导,认识到悲伤情绪正常且可调节,通过写日记倾诉内心、深呼吸放松身心,每天定时冥想,专注当下感受,平静思绪。
家人陪伴是强大精神支柱。家属给予充分理解、耐心倾听,分享生活趣事,陪患者散步、看电影,让其感受家庭温暖不离弃;鼓励参与社交活动,与病友交流康复经验、互相打气,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拓宽社交圈,重获价值感与归属感,消解孤独无助感。
生活重塑:回归日常节奏
作息规律是康复隐形助力。早睡早起,保证每晚 7 - 8 小时高质量睡眠,利于身体机能修复;午后可小憩片刻,缓解疲劳。营造安静舒适睡眠环境,避免睡前剧烈运动、喝咖啡浓茶,养成生物钟,让身体有序运转。
日常活动循序渐进恢复。从短距离慢走起步,逐步延长时间、加快步伐,过渡到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家务劳动量力而行,先从轻便打扫、择菜做起,慢慢适应,避免久站久坐,穿插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定期复查是安心保障。严格遵循医嘱,术后两年内每 3 个月复查一次,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乳腺超声、胸部 CT 等影像学检查,监测身体恢复与癌症复发迹象;五年后酌情延长复查间隔,期间如有不适,如咳嗽、骨痛、乳房肿块再现等,立即就医,将隐患扼杀在萌芽。
乳腺癌术后护理是一场持久战,是对身体悉心呵护、对心灵温柔慰藉、对生活热爱坚守的全方位修行。怀揣希望,谨遵护理秘籍,在康复之路笃定前行,定能穿越风雨,“乳”获新生,续写生活绚丽篇章,重拾往昔美好,拥抱未来每一个熠熠生辉的日子。
(王晓蕾 临沂市肿瘤医院 乳腺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