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0000,发病年龄3~60岁,以7~12岁最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该病发病率低,各个系统均可能起病,易误诊、漏诊,及早得到诊治和医嘱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多数预后良好。
二、临床表型
WD患者首次发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5岁前和40岁之后发病的晚发性WD患者少见,有部分儿童在幼儿园入学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就诊于医院被诊断为WD,儿童的脑损害往往比肝损害晚出现2~3年。由于此病的家族遗传性,有部分患者因为家族中发现WD患者,通过基因筛查或铜生化异常诊断为WD。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及角膜等组织,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环(K-F环)为其临床特征。早期以转氨酶升高,铜蓝蛋白降低为主,由于铜沉积的组织器官不同, 因此,临床上WD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既往可分为肝型、脑型、混合型和其他类型。肝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无症状性转氨酶升高、肝肿大、脾肿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等。脑型患者表现包括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精神症状等。因过量的铜还会沉积于肾脏、骨骼关节、血液、皮肤、角膜等其他组织器官中,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损伤,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全身水肿、骨折、关节疼痛、心肌损害、肌病、溶血性贫血、皮肤色素沉着、角膜色素环等。
三、致病基因
WD致病基因ATP7B是铜转运P型ATP酶家族的成员,ATP7B基因突变导致ATP酶功能减弱或消失,引起血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处沉积,从而出现肝脾肿大、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肌张力障碍、智能障碍、角膜色素环等相应的临床表现。
四、诊断
WD目前诊断依靠临床症状、溶血、生化检查(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或24 h 尿铜升高)以及 ATP7B 基因检测。ATP7B基因的分子诊断为早期确诊WD的主要方法,同时为先证者亲属的筛查提供遗传学依据。
五、治疗
WD一经诊断,必须尽早、终身治疗以及定期随访。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饮食治疗:避免高铜的食物,勿用铜质的食具及用具。2.药物驱铜治疗:主要有两大类药物:一是络合剂;二是阻止肠道对外源性铜的吸收。3.药物对症治疗:针对出现的肝损伤、神经系统症状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4.手术治疗:对于有严重脾功能亢进者可行脾切除术,严重肝功能障碍时也可以考虑肝移植治疗。
综上所述,各年龄段均可见WD发病患者,其中多数学龄期儿童因肝功能异常被发现,首发症状复杂多样且确诊困难,长期的误诊或漏诊均是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原因。早期诊断并及时启动驱铜治疗,患者可获得不亚于健康人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因此,如发生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病因不清的神经系统疾病,应注意尽早就医筛查WD,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有利于及早控制病情,提高后期的生活质量。
(葛丽丽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儿科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