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甘秋红:静脉采血:小操作中的大学问

2023-11-09 08:1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静脉采血是医疗检查中极为常见的一项操作,但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要点。

一、静脉采血的目的

静脉采血主要是为了获取血液样本,以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血液作为“生命之河”,它承载着身体的大量信息。通过分析血液成分,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常规情况,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进而判断是否有贫血、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血液生化检查能检测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用于评估代谢功能和器官健康状况。此外,凝血功能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也都依赖于静脉采血所获取的血液样本。这些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静脉采血前的准备

(一)患者准备

患者在采血前需要保持适当的状态。一般要求空腹8-12小时,这是因为进食后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如血糖、血脂等会发生明显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如果在进食后采血检测血糖,可能会出现假性升高,导致医生误诊。此外,患者在采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使白细胞、肾上腺素等指标升高。同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血液成分产生影响,如抗凝药会影响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二)采血器具准备

采血所使用的器具必须是严格无菌且符合质量标准的。一次性采血针、真空采血管等是常用的采血工具。采血针的设计要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减少患者的疼痛,其尖锐度和管径均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真空采血管有不同的类型,根据管内的添加剂不同,可以用于不同的检查项目。例如,含有促凝剂的采血管用于血清生化检查,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用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等。在使用前,医护人员要检查器具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

三、静脉采血的操作过程

(一)选择合适的静脉

医护人员通常会选择上肢的浅静脉,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这些静脉位置相对表浅、管径较粗且易于固定。选择静脉时,需要考虑静脉的清晰度、弹性和患者的舒适度。比如,对于肥胖患者,可能需要仔细触摸才能找到合适的静脉;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则要避开有硬结或炎症的静脉,以免影响采血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

(二)消毒

在采血部位,使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范围一般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不小于5厘米。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防止采血过程中细菌进入血液,引起感染。消毒后要等待消毒剂自然干燥,避免消毒剂残留对血液标本造成污染。

(三)穿刺

医护人员会手持采血针,以合适的角度(一般为15~30度)快速穿刺静脉。这个过程需要准确和稳定,避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伤。当采血针进入静脉后,血液会在真空采血管的负压作用下流入管内。

(四)采血完成

采集足够量的血液后,拔出采血针,同时用棉球或棉签按压穿刺点。按压的时间一般为3-5分钟,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按压时间需要适当延长。按压的目的是防止出血和形成血肿。

四、静脉采血后的注意事项

(一)患者方面

采血后,患者要保持采血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在按压过程中不要揉搓穿刺点,以免造成皮下出血。如果出现穿刺部位肿胀、疼痛加剧、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此外,患者采血后可以适当休息,补充一些水分,尤其是在空腹采血后,以缓解可能出现的头晕等不适症状。

(二)标本处理

采集到的血液标本需要及时送检。如果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可能会被破坏,某些生化成分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剧烈震动和温度过高或过低。

静脉采血这一常见的医疗操作,每一个步骤都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患者的安全与舒适。了解这些小操作中的大学问,有助于更好地配合医疗检查,保障我们的健康。

(甘秋红 郑州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4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