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护室(ICU)中,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等原因,面临着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高风险。深静脉血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ICU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成为ICU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将从深静脉血栓的基本知识、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等方面,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一、深静脉血栓的基本知识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结,导致血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的一种疾病。下肢是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但也可发生于其他部位如上肢、盆腔等。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多样,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甚至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二、ICU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流缓慢:ICU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常需长时间卧床,缺乏活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淤积,易于形成血栓。
静脉壁损伤:ICU患者常需接受各种有创操作,如静脉穿刺、置管等,这些操作都可能损伤静脉壁,诱发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ICU患者常伴有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这些因素可导致血小板激活、凝血因子增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
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基本原则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在于打破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这三个环节。因此,预防措施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促进血液流动:通过活动肢体、抬高患肢、使用弹力袜等方式,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积。
保护静脉壁:在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等有创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轻柔操作,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针对高危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降低血液凝固性,预防血栓形成。
四、ICU内深静脉血栓的具体预防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
早期活动: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鼓励其进行早期的床上活动,如屈伸膝关节、踝关节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淤积的风险。对于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其翻身、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对下肢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流动。
抬高患肢:为了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水肿,应将患者下肢抬高约20-30厘米。这一措施可以通过重力作用,帮助血液更顺畅地流回心脏,减少在下肢静脉中的淤积。
避免下肢受压: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患者下肢的舒适体位,避免使用硬物压迫下肢静脉,以免影响血液回流。同时,也要避免在下肢进行不必要的静脉穿刺或注射,以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
物理预防措施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如循环驱动器)对下肢进行加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预防措施。该装置通过周期性充气放气,模拟肌肉收缩的作用,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弹力袜: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可穿戴医用弹力袜进行预防。弹力袜通过外部压力,对下肢静脉产生压迫作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选择弹力袜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和使用。
药物预防措施
抗凝药物:对于高危患者,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后、长期卧床等,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使用抗凝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评估与个体化预防
风险评估:对所有ICU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方案。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有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等。
个体化预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基础护理、物理预防、药物预防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体化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同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对于低风险患者,则可适当减少预防措施的强度。
五、护理中的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程度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
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增强其预防意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对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妥善固定静脉通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静脉壁损伤。同时,注意保持输液速度适宜,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血液淤积或血液浓缩。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其凝血功能指标(如PT、APTT等),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多学科协作: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护理人员应与医生、药师等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六、结语
预防ICU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ICU护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采取基础护理、物理预防、药物预防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患者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希望本文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益的指导,共同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李文霞 河南省人民医院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