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深静脉血栓的“隐形威胁”,ICU患者如何预防致命栓塞?

2025-01-19 13: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面临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它悄无声息地发生,却可能引发致命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因素,成为DVT和PE的高风险人群。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DVT的发生,对于保障ICU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ICU患者DVT的发病机制、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及其对降低栓塞风险的重要意义。

一、ICU患者DVT的发病机制

ICU患者DVT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病机制包括:

血流缓慢:ICU患者常因病情需要而长期卧床,导致下肢肌肉泵功能减弱,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

血液高凝状态:ICU患者常伴随有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这些应激因素可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血管内皮损伤:ICU患者接受的各种医疗操作,如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穿刺等,都可能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启动凝血过程,促进血栓形成。

二、ICU患者DVT的风险评估

为了有效预防DVT的发生,需要对ICU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包括Caprini评分、Wells评分等。这些评分系统综合考虑了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史、卧床时间、凝血功能等因素,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DVT和PE的发生率。

三、ICU患者DVT的预防措施

针对ICU患者DVT的高风险,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包括:

基础预防:鼓励患者进行下肢主动或被动活动,如踝泵运动、腿部按摩等,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同时,保持床单位整洁,避免下肢受压,以减少血管内皮损伤的风险。

药物预防:对于高风险患者,应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在使用抗凝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机械预防:对于不能耐受抗凝药物或有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机械预防措施,如下肢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梯度压力弹力袜(GCS)等。这些装置能够通过外部压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从而降低DVT的风险。

综合干预:除了上述基础预防、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外,还应加强对ICU患者的全面护理和监测。包括定期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下肢肿胀情况、疼痛程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DVT的可疑症状。同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提高他们对DVT预防的认识和配合度。

四、预防DVT对降低栓塞风险的重要意义

预防DVT的发生对于降低ICU患者栓塞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DVT一旦形成,若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将引发致命的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DVT还可导致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DVT的发生,不仅能够降低栓塞风险,还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此外,预防DVT还能够降低医疗成本和资源消耗。DVT和PE的治疗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包括药物、检查、手术等。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深静脉血栓是ICU患者面临的一项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以及加强患者护理和监测,可以有效降低DVT和PE的发生率,保障ICU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高度重视ICU患者DVT的预防工作,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张琴 罗山县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