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对于患有哮喘的宝宝而言,他们的肺部就像一座需要时刻守护的城堡,面临着各种“敌人”的侵袭。如何为哮喘宝宝打造专属的肺部防护,成为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
了解哮喘:认识肺部“敌情”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当宝宝接触到各种过敏原、感染、冷空气、运动等刺激因素时,气道就会发生收缩,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哮喘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方面。遗传因素使得宝宝更容易患上哮喘,而环境中的各种过敏原和刺激物则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外部因素。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霉菌等。尘螨广泛存在于床垫、枕头、地毯等处,是室内过敏原的主要来源;花粉在春秋季节飘散在空气中,容易引发季节性哮喘;动物皮屑和霉菌也会对宝宝的呼吸道产生刺激,诱发哮喘。此外,呼吸道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以及冷空气、运动等,都可能成为哮喘发作的诱因。
环境防护:构筑第一道防线
室内环境清洁
保持室内清洁是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定期打扫房间,使用吸尘器清理地面、家具表面的灰尘,尤其是床垫、枕头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以杀死尘螨。避免使用地毯和厚重的窗帘,因为它们容易积聚灰尘和尘螨。可以使用防螨床品,如防螨枕套、床垫套等,减少尘螨与宝宝的接触。
空气质量优化
室内空气质量对哮喘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排出污浊空气。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清洁剂、香水、空气清新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刺激宝宝的呼吸道,诱发哮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帮助过滤空气中的过敏原、灰尘、烟雾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防止细菌和霉菌滋生。
避免过敏原接触
尽量避免宝宝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果宝宝对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和护目镜,防止花粉进入呼吸道和眼睛。如果对动物皮屑过敏,家中不要养宠物,或者让宠物远离宝宝的卧室和活动区域。对于霉菌过敏的宝宝,要注意保持室内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及时清理卫生间、厨房等容易滋生霉菌的地方。
饮食管理:滋养肺部健康
避免过敏食物
饮食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食物可能成为宝宝的过敏原,如牛奶、鸡蛋、海鲜、坚果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饮食反应,一旦发现宝宝在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咳嗽、喘息、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该食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严格避免。
增加抗炎食物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三文鱼、鳕鱼等)、亚麻籽油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橙子、柠檬等)、绿叶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坚果(杏仁、核桃等),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宝宝的免疫力。家长可以适当增加这些食物在宝宝饮食中的比例。
保持营养均衡
哮喘宝宝的饮食应保持营养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制品等。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应选择全谷物和杂粮,如糙米、全麦面包等。脂肪摄入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避免过多饱和脂肪酸。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运动管理:增强肺部功能
适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宝宝的心肺功能,提高抵抗力,对哮喘宝宝的康复有益。但要注意选择适合宝宝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在寒冷或干燥的环境中剧烈运动。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哮喘宝宝的运动,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对关节的压力,同时水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对呼吸道的刺激较小。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也可以增强宝宝的肺活量和耐力。
运动前准备
在运动前,宝宝可以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以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发作。同时,要做好热身运动,让宝宝的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减少运动损伤和哮喘发作的风险。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心理关怀:缓解情绪压力
情绪对哮喘的发作也有重要影响。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哮喘宝宝由于疾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家长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宝宝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
可以通过一些放松训练来帮助宝宝缓解情绪压力,如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让宝宝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鼓励宝宝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避免将焦虑和担忧传递给宝宝。
药物治疗:精准控制病情
规范用药
哮喘宝宝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药物。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能够减轻气道炎症,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这些药物需要长期规律使用,以维持病情稳定。缓解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用于急性哮喘发作时的快速缓解。家长要熟悉药物的使用方法,确保宝宝按时、按量用药。
定期复诊
定期带宝宝复诊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情变化,如发作频率、症状严重程度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家长要如实向医生反映宝宝的情况,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症状表现、运动情况、饮食情况等,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
应急处理:应对突发状况
即使做好了各种防护措施,哮喘宝宝仍有可能出现急性发作的情况。家长要学会识别哮喘急性发作的早期症状,如咳嗽加重、喘息明显、呼吸急促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让宝宝使用医生开的速效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按照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一般每20分钟可重复一次,直至症状缓解。
如果使用药物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症状持续加重,如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意识模糊等,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宝宝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要让宝宝保持半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
为哮喘宝宝打造专属的肺部防护需要家长、医护人员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环境防护、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心理关怀、药物治疗和应急处理等多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为哮喘宝宝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帮助他们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场肺部保卫战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让我们用爱和科学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王静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呼吸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