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外伤患者必知!头高15度≠随便垫枕头:黄金体位的隐藏危机

2025-04-21 09: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外伤,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其治疗与护理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其中,“头高15度体位”作为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一项基本措施,常被广泛应用于减少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及促进康复。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体位调整背后,却隐藏着不少误解与潜在风险。很多患者及家属误以为“头高15度”就是简单地在头部下方垫一个枕头,实则不然。本文将深入探讨脑外伤患者采用头高15度体位的正确方法、重要性以及潜在的误解与危机,以期提高公众对此的正确认识。

一、头高15度体位的正确实施

头高15度体位,顾名思义,是指将患者的头部抬高约15度相对于水平位置。这一体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头部的相对高度,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少脑脊液积聚,从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的血氧供应,加速康复进程。

正确实施方法:

专业设备:应使用专业的医疗床或可调节角度的病床,通过调整床头板的角度来实现头高15度的体位,而非随意在头部下方垫枕头。

精确测量:使用角度计或参照床旁的刻度标记,确保头部抬高的角度准确无误,避免过度或不足。

持续监测:在实施头高15度体位的同时,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颅内压、血压及心率等指标,及时调整体位以适应病情变化。

二、头高15度体位的重要性

降低颅内压:头高体位能有效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少脑脊液积聚,从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的压迫。

改善脑血流:适当的头部抬高有助于优化脑血流分布,提高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并发症:正确的体位管理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质量。

三、误解与潜在危机

误解一:随便垫枕头即可

这是一个极为常见的误解。随意垫枕头不仅无法保证头部抬高的角度精确到15度,还可能因枕头材质、高度不一而导致体位不当,进而影响颅内压的控制,甚至加重脑水肿。

潜在危机:

颅内压波动:体位不当可能导致颅内压波动,增加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呼吸功能受限:头部过度抬高可能压迫胸腔,影响呼吸功能,特别是对于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脑外伤患者,风险更高。

皮肤损伤:不正确的体位管理可能增加压疮的风险,特别是在骶尾部、肩胛骨等易受压部位。

康复进程受阻:体位不当可能影响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延长康复周期,增加医疗成本。

四、正确体位管理的建议

专业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头高15度体位的正确实施方法,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精准、安全的体位管理。

个性化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伤情等),个性化调整体位管理方案,确保体位既符合治疗需求,又兼顾患者的舒适度。

持续监测与反馈:实施体位管理后,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体位,确保治疗效果。同时,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体位管理的过程,提供反馈,共同促进康复。

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头高15度体位重要性的认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配合体位管理,减少误解与潜在风险。

五、结语

头高15度体位作为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一项基础措施,其正确实施对于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体位管理并非简单地在头部下方垫枕头,而是需要精确测量、专业设备支持及持续监测的综合过程。患者及家属应提高对此的正确认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体位管理,共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医护人员也应不断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体位管理的精准性与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鄢建荣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