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栓的致命威胁” ICU如何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

2025-02-03 14: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术后长期卧床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可导致患肢肿胀、疼痛,更可怕的是,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液循环至肺部,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ICU(重症监护病房)作为术后患者监护和治疗的重要场所,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一、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与风险因素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减少、手术创伤、麻醉作用等因素,使得这些因素更加显著,从而增加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

二、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ICU应采取以下综合预防措施:

风险评估与分层管理

对所有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组,实施分层管理。高风险患者应作为预防的重点对象,采取更为积极的预防措施。

早期活动与体位管理

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如踝关节的屈伸运动、膝关节的屈伸运动等,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于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应定期翻身、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机械预防

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梯度压力弹力袜(GCS)或足底静脉泵等物理预防方法,通过挤压下肢肌肉,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预防

对于高风险患者,在充分评估出血风险与血栓风险后,可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但需注意,术后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需谨慎,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监测与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下肢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DVT。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凝血指标及下肢症状,如肿胀、疼痛、皮温升高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形成。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提高其对血栓形成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教育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使用机械预防措施,如何观察下肢症状,以及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三、特殊注意事项

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

术后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时,需权衡出血风险与血栓风险。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如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近期有出血史等,应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必要时采用机械预防方法。

个性化预防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类型及大小、术后恢复情况等,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确保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多学科协作

ICU应与手术科室、血管外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预防方案,提高预防效果。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和执行力度。

四、总结与展望

深静脉血栓是术后长期卧床患者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ICU作为术后患者监护和治疗的重要场所,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通过风险评估、早期活动、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监测随访以及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深静脉血栓。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学科合作的加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策略将更加精准、有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预防方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术后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王荣 淮滨县人民医院 ICU 护理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