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心肌酶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检测项目,主要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和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心肌受损时间,同时还可反映细胞膜通透性。如果出现心慌、胸闷以及心前区压榨感等,也可通过心肌酶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肌炎,并可评估心肌损伤情况。
心肌酶检查主要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等。急性心肌梗死时因心肌细胞坏死而释放出心肌内多种酶,因此测定血清中心肌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评价溶栓后效果有一定的价值。
一、心肌酶五项指标
1.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其次为肝脏、胰腺和肿瘤组织等。乳酸脱氢酶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此外,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肝脏疾病、骨骼肌损伤等也可导致其升高。
乳酸脱氢酶生理性降低可见于过度劳累、睡眠差等情况。
2.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和心肌,其次为脑组织的细胞质和线粒体。肌酸激酶升高见于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脑血管意外、肌肉疾病等。轻度升高可见于剧烈运动后,一般休息后可恢复正常。降低较少见,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3.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对判断心肌梗死的发生时间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此外,也可见于心肌炎、心包炎、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慢性醇中毒等,降低无特殊临床意义。
4.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
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溶血性贫血、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5.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见于心肌梗死、肝脏疾病等。在心肌梗死时升高较晚,通常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天才能检测到,因此不作为早期诊断指标。其降低不具有特殊临床意义。
心肌酶五项指标中,任何一项或多项的升高都可能提示心肌损伤。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首选标志物。
二、做心肌酶五项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3天应正常饮食,不要刻意改变日常饮食习惯,避免饮酒,因为酒精可能影响心肌酶的代谢和检测结果。心肌酶五项一般最好选择早晨空腹去检查,效果较好。空腹是指不进食八到十小时。
在进行心肌酶五项检查前,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导致心肌细胞释放大量心肌酶入血,从而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保持良好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患者在检查前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患者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心肌酶检测结果的药物。如某些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激素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
需注意儿童的心肌酶正常值通常高于成人,因此不能仅凭孩子心肌酶谱值升高就轻易诊断为心肌炎,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李建俊 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