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常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通过腹膜作为透析膜,将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然而,透析治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细致周到的护理。本文旨在为腹膜透析患者提供一份全面的护理指南,从置管前后的准备、日常护理、饮食管理、心理调适到病情观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透析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一、置管前后的准备
1. 置管前准备
腹膜透析开始前,需要进行置管手术,即将一根导管置于腹腔内,以便后续的透析操作。患者在手术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1)心理准备:了解手术过程、风险和预期效果,消除焦虑和恐惧情绪。
(2)身体准备: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确保身体状况适宜手术。
(3)饮食准备:术前应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
2. 置管后护理
置管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2)导管固定:妥善固定导管,避免牵拉、受压,防止导管移位或脱出。
(3)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可按照医嘱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二、日常护理
1. 无菌操作
腹膜透析是一项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治疗方式。患者在进行透析前,应确保环境清洁,使用七部洗手法洗手,佩戴口罩,并对操作台面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要检查透析液包装是否完好,透析液是否混浊、污染。每次透析结束后,应使用碘伏帽封好腹透管连接口,防止感染。
2. 腹透液管理
腹透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7~38℃,过低会导致腹膜血管收缩,影响清除率;过高则会导致发热、腹痛和出汗等不适症状。在使用腹透液时,应检查温度并保持适宜。此外,要确保腹透管排空气体,以免形成空气栓塞导致引流不畅。灌入腹透液或排出液体时,速度应控制适当,避免过快引起腹痛等症状。
3. 引流观察
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如果发现引流不畅而体外导管无扭曲时,可以轻轻按压腹部或稍微移动导管方向来解决问题。如果这些方法无效,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肝素或尿激酶溶液注入透析管并留置一段时间,以促进引流。
三、饮食管理
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同样重要,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优质蛋白质摄入
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能会流失,因此需要特别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每天可适量食用鱼、肉、蛋、奶、豆类等食物,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利于患者保持营养平衡。
2. 限制磷和钾的摄入
腹膜透析患者需要限制磷和钾的摄入,以避免高血磷和高血钾引发的并发症。应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等。同时,也要避免摄入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如果摄入此类食物,需同时嚼服钙片以中和磷的吸收。
3. 低盐饮食
控制盐的摄入量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和降低血压。每日摄入的盐量应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食用重口味的食物。
4. 控制水的摄入量
腹膜透析患者需要根据每日的超滤量来调整水的摄入量。如果尿量减少或出现浮肿,需要限制水的摄入,以避免加重水肿和心衰等并发症。
5.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对腹膜透析患者至关重要。应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以保持肠道健康和促进营养吸收。
四、心理调适
长期患病和治疗带来的生活改变可能会使腹膜透析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心理调适同样重要:
1. 正确认识疾病
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避免盲目乐观或过分悲观。了解透析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体育锻炼
参加适量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消除部分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低沉的焦虑情绪。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
3. 重返社会
在接受规律的充分透析且无明显并发症的情况下,患者应争取恢复以前的工作或寻找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会给患者增加生活信心,减少自卑心理。
4. 积极与医生配合
一方面与透析医护人员配合以获取最佳的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另一方面在出现心理问题不能自行解决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必要时服用药物治疗。
五、病情观察
腹膜透析患者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透析液进出量、颜色等。如果引流液出现浑浊、血性加重等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还要关注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心率等,因为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并发症。按时进行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腹膜透析患者的全面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置管前后的准备、日常护理、饮食管理、心理调适和病情观察等。通过精心的护理和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希望本文能为腹膜透析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透析生活。
(刘慧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脏内科二病区(2)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