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药房分发药品时,经常会遇到患者拿着中成药询问:“医生说给我用中药的,这个怎么看起来像西药呢?”“药师,我这个中药需要自己煎煮一下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中药”的知识吧!
一.什么是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他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以植物药居多。而中药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
中药材: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或通过人工种植、养殖等方式获得的未经加工或仅经过简单净制、干燥处理的中药原材料。
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使用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中药饮片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的独特体质和具体病情,由中医师个性化地组方。
中成药:为中药成药的简称。中成药是将多种饮片按比例混合,按规定的处方和固定的工艺批量生产、提取加工,最终以膏、丹、丸剂、散剂、片剂、口服液等形式存在,具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一般无法直接用肉眼辨别其具体成分组成。
虽然中成药使用便捷,免去了自己煎煮的麻烦,但由于其配方固定,无法像中药饮片那样针对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中药汤剂:是将中药饮片或其粗颗粒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它是中医最传统、最常用的剂型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药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存在味苦、量大、携带不方便、必须临时煎煮的缺点。
目前,中药汤剂的煎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患者自行煎煮,另一种是由医疗机构或具有相应资质的煎药中心采用煎药机煎煮(也称为中药代煎汤剂)。
二.中药怎么自行煎服?
煎煮中药首选砂锅,其次是瓦罐,不锈钢锅也可以。忌用铁锅、铝制品等金属器皿。煎煮中药不用清洗,浸泡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败。大火煎开,再改小火煎煮。煎煮时间以药物煮沸后计算时间,解表药宜煎煮10~15分钟,一般药煎煮20~30分钟,滋补类药物煎煮40~60分钟。一服药需煎煮2次,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汤剂应做到煎透榨干,不能任意抛弃药液。
有些中药在煎煮时有些特别的要求,如:
1.先煎:如生龙骨、牡蛎、生石膏等矿物、贝壳类应先煎30分钟再纳入其他药同煎;制川乌、制附子等毒性药也应先煎30分钟再纳入其他药同煎。
2.另煎:如人参、西洋参等贵重类宜另煎,以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渣吸附。
3.后下:豆蔻、砂仁、大黄等,当锅内的药快要煎好差5到10分钟时放入。
4.烊化:阿胶等胶类,需烊化后再与其他药兑服。
5.包煎:车前子、辛夷等需用纱布包住煎煮。
中药服药时间一般一日一剂,饭前半小时服用,或饭后一小时服用,2次间隔时间4到6小时。滋补类药物宜饭前服用;治疗心肺、胸膈、胃脘等上焦病症药物宜饭后服用;治疗下焦病症宜饭前服;安神类药物宜睡前服用;泻下药和驱虫药宜空腹服。中成药则需遵医嘱或依照说明书服用。
三.中药汤剂服药的温度
一般汤剂均宜温服。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需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对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均宜冷服。
此外,对易于恶心、呕吐的病人,宜在服药前,先嚼一片生姜或橘皮,然后再服,可防止呕吐。
四.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1、服药时一般宜少食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
2、热性疾病,应忌食辛辣、油腻、有刺激性的食物。
3、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清凉饮料等。服解表、透疹药时,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
4、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少食萝卜。5、肾病水肿患者应忌盐。
6、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发物食品。
(刘开心 新乡市中医院 中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