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肝硬化肌少症康复护理:运动与休息的平衡之道

2024-06-12 10: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学领域,肝硬化肌少症是一个较为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对于患者而言,了解如何在运动与休息之间找到平衡,是康复护理的关键所在。

肝硬化肌少症,简单来说,就是肝硬化患者出现了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的情况。这不仅会导致患者身体虚弱、容易疲劳,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预后。引发这一病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肝硬化本身来看,肝脏功能受损,会引起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比如蛋白质合成减少,这使得肌肉修复和生长所需的原料不足。同时,患者可能会因为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摄入的营养无法满足身体需求,进一步加剧肌肉的损耗。此外,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炎症反应以及长期卧床休息等,都在悄无声息地促使肌肉量不断减少。

运动在肝硬化肌少症康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适度的运动能够刺激肌肉蛋白质的合成,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适合这类患者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对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能够耐受的患者,有氧运动如散步是个不错的选择。每天坚持在平坦的道路上散步一定的距离,速度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以微微出汗、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强,逐渐增加散步的时间和距离。另外,像太极拳这样舒缓的运动,动作柔和、缓慢,能够帮助患者调节呼吸、舒展筋骨,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增强肌肉力量的同时,还能使身心得到放松,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对于一些肌肉力量尚可的患者,还可以尝试进行简单的抗阻运动,如使用弹力带进行手臂的屈伸、腿部的抬举等动作,这有助于增加肌肉量和肌肉力量,但要注意掌握好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然而,在强调运动重要性的同时,休息同样不可忽视。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已经处于不佳状态,身体的耐力和恢复能力有限。充足的休息能够让肝脏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有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轻肝脏负担,同时也为肌肉的恢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休息并不意味着整日卧床不起,而是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患者每晚睡7-8小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在白天,患者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短时间的休息,比如午睡半小时到一小时,让身体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恢复。当患者感觉身体疲劳、乏力时,不要强行进行运动或其他活动,而是应该停下来休息,听从身体的“信号”。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找到运动与休息的平衡点至关重要。这需要患者及家属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根据自身的体力、病情等因素,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时间。比如,可以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几个时间段,早晨起床后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伸展四肢、转动腰部等,然后进行一些轻松的家务活动;上午休息一段时间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外出散步或做一套太极拳;午饭后午睡,下午再适当活动;晚上则以休息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可在睡前进行简单的放松按摩,帮助入睡。同时,要定期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运动和休息计划,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肌肉力量测试结果等,给出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确保运动和休息的平衡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在与肝硬化肌少症的抗争中,逐步走向更好的健康状态。

(王晶晶 河南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