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爆发以来,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与此同时,病毒性感冒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那么,如何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和病毒性感冒,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科普预防措施,帮助大家度过一个健康的冬季。
一、了解新冠肺炎和病毒性感冒
1.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14天,部分病例可达到21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减退、味觉减退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
2. 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传播途径与新冠肺炎相似,潜伏期一般为1-3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流涕、头痛、乏力等,严重者可引发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二、预防措施
1. 做好个人防护
(1)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应佩戴口罩。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并正确佩戴。
(2)勤洗手:用流动水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外出回家、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都应及时洗手。
(3)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的停留时间。
2. 增强免疫力
(1)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虾等食物,提高身体抵抗力。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儿童和青少年每天保证9-10小时睡眠。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2)保持室内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3)避免密切接触: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尽量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4. 接种疫苗
(1)新冠疫苗:根据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积极接种新冠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2)流感疫苗:每年流感季节前,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接种流感疫苗。
三、科学应对疫情
1. 关注疫情动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疫情相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2. 配合疫情防控: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报告健康状况,配合做好隔离、检测等措施。
3. 保持心理健康:面对疫情,保持乐观心态,关注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四、传统中医预防与调理
中医在预防新冠肺炎和病毒性感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以下是一些中医相关的预防与调理措施:
1. 中药预防
(1)提高免疫力: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服用具有益气固表、提高免疫力作用的中药,如黄芪、白术、防风等,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感染。
(2)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预防病毒性感冒。
(3)防疫方剂:根据中医理论,我院团队在传统方剂的基础上推出了如下方剂以供防疫使用:梅花4-10g、佛手8-16g、山药8-16g、白术8-16g、大枣8-16g、杜仲8-16g、牛蒡子8-16g、蔓荆子8-16g、青箱子8-16g、黄柏4-10g、马兰根8-16g、绿豆15-25g、大青叶110-20g、苍术8-16g、红花5-10g、枇杷叶8-16g、白扁豆10-20g。
2. 食疗养生
(1)药膳:根据个人体质,选用合适的药膳进行调理。如气虚体质可食用黄芪炖鸡、山药炖排骨等;阴虚体质可食用银耳莲子汤、百合炖雪梨等。
(2)养生茶:选用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材,如枸杞、菊花、红枣等,泡茶饮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3. 传统疗法
(1)艾灸: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常用穴位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2)拔罐: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在背部膀胱经、督脉等部位拔罐,有助于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4. 中医养生操
(1)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功法,通过八个动作的练习,有助于调理气血、强身健体。
(2)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注重内外兼修,长期练习有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总结:要想有效预防新冠肺炎和病毒性感冒,需要我们做好个人防护、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学会运用传统中医药,科学应对疫情。只有全民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战胜病毒,守护健康。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克时艰,共创美好未来。
(张亚戈/李谊/麻文来/温晓梅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耳鼻喉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