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卒中预防:日常生活中的关键措施

2024-11-13 15:2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它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前者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80%左右,后者则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病情极为凶险。因此,卒中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将从日常生活中的关键措施入手,详细介绍如何有效预防卒中。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预防卒中的基础。首先,应保持清淡有节制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少油饮食,减少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同时,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西兰花富含维生素K,能保护血管壁;橙子、苹果富含维生素C,能增强血管弹性。每日保证500克蔬菜、200克水果的摄入,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

二、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逐步减轻体重,并保持合理的体重范围。

三、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是卒中的两大“杀手”。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壁,增加血液粘稠度;而酒精则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应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的频率和数量,以维护血管健康。

四、适当锻炼
适当和规律的身体锻炼有助于血液循环和心血管健康。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以缓解肌肉疲劳。

五、控制危险因素
卒中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等。因此,应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①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2次,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②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增加3.6倍。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血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③控制血脂: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就要测定1次血脂。

六、保持情绪稳定
情绪波动是卒中的一大诱因。情绪激动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末梢动脉收缩,血压骤然升高。那些脑血管已有病理改变者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很容易脑血管破裂,导致中风。因此,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兴奋与悲伤。

七、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手段。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异常变化,以及心脏、脑血管等器官的病变情况。对于存在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更加密切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遵医嘱进行定期检查和治疗。

八、注意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卒中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冬季气温骤降时,人体末梢血管收缩,外围阻力增加,血压升高,易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措施,尽量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要注意头部、胸背、脖子和四肢的保暖。同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九、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等原发病的患者来说,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这些疾病都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控制原发病可以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

十、了解卒中先兆症状
卒中的先兆症状包括突然出现一侧头面部、手脚麻木的现象;突然走路不稳、感觉头部眩晕;突然视物模糊、出现黑朦、偏盲、复视;突然说不清楚话、流口水、口角歪斜;突然失语、讲不出话或者听不懂话;突然昏迷、难以唤醒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采取必要措施以减少卒中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卒中的预防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当锻炼、控制危险因素、保持情绪稳定、定期体检、注意气候变化、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及了解卒中先兆症状等。只有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重视卒中的预防工作并付诸实践以保障自身健康。

(米思嘉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