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这一看似简单的“肚子痛”,实则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它涉及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并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可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以下是对急性胰腺炎的全面揭秘,旨在提高公众对其复杂性和严重性的认识。
一、急性胰腺炎的定义与分类
急性胰腺炎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后,胰腺组织发生的自身消化性炎症反应。按照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类型。轻型急性胰腺炎通常预后较好,而重型则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二、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胆道疾病:胆石症、胆道感染等胆道疾病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这些疾病可导致胰管流出道阻塞,胰管内高压,胰酶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
酒精:长期大量饮酒可刺激胰酶分泌增加,同时酒精可促进胰液内蛋白沉淀形成栓子,阻塞胰管,导致胰管内高压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手术与创伤:腹腔手术、腹部钝挫伤等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严重血液循环障碍,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药物: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磺胺类等,可促发急性胰腺炎,多发生在服药最初的2个月。
感染及全身炎症反应: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甲型流感、肺炎衣原体感染等病毒感染,以及全身炎症反应时,胰腺作为受损的靶器官之一,也可有急性炎性损伤。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可导致胰管钙化、胰液引流不畅,从而引发急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胰腺组织受损,引发急性胰腺炎。
特发性:有5%~25%的胰腺炎病因不明,称为特发性胰腺炎。
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多样,且可能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腹痛: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或左肩。这种疼痛通常难以忍受,且持续不缓解。
恶心与呕吐:患者可能会出现频繁恶心和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发热: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入,可能引发胰腺出现炎症,进而导致发热。
黄疸:急性胰腺炎发作时可能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受到影响,体内胆红素过多,从而出现黄疸症状。
休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过快等休克症状,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四、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和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内镜检查等方面。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
一般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一般治疗,包括快速补液治疗、保证充足休息以及短时间内禁食等,以稳定病情。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米曲菌胰酶片、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改善。
手术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或并发胰腺脓肿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消化内镜引流术等。
饮食调理:患者康复期间需要做好饮食调理工作,不宜吃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例如鱼肉、菠菜、牛肉、苹果等。
五、急性胰腺炎的预防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关键在于减少诱因、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劳逸结合以及积极控制慢性疾病等。具体预防措施包括:
禁止饮酒:纠正不良饮酒习惯,禁止酗酒。
调整饮食结构: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以温性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熬夜,以免导致免疫力低下而诱发急性胰腺炎。
积极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以降低患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其病因多样、症状多变。因此,提高公众对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疑似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和调养。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患病风险也是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手段。
(马琰 南阳市中医院 胸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