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贫血患者的日常饮食调理与护理指南

2024-12-04 09: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常常感到疲惫乏力、头晕目眩,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如果是,那么你可能需要关注一下自己是否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它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据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女性和儿童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贫血患者的日常饮食调理与护理方法。

一、认识贫血

(一)贫血的定义与指标

贫血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在我国,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低于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低于110g/L,孕妇Hb低于100g/L 时,即可诊断为贫血。

(二)贫血的类型及常见原因

缺铁性贫血:这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导致。比如,长期素食、月经过多、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等都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多由缺乏叶酸和(或)维生素B12引起。饮食中新鲜蔬菜摄入不足、过度烹饪破坏叶酸,以及胃切除术后影响维生素B12吸收等是常见原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病因不明,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可由遗传因素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二、饮食调理

(一)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

动物性食物:是优质的血红素铁来源,吸收率较高。像瘦肉,每100克中含铁量约为2.4毫克;猪肝每100克含铁量高达22.6毫克;还有鸭血,每100克含铁量约30.5毫克。贫血患者可每周食用2 - 3次动物肝脏或血制品,每次50 - 100克。

植物性食物:虽然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相对较低,但也是重要的铁来源。例如菠菜,每100克含铁约2.9毫克;红枣每100克含铁量在2.3毫克左右;黑木耳每100克含铁(非血红素铁)量可达97.4毫克。日常饮食中可多搭配这些食物。

(二)促进铁吸收的食物搭配

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促进铁的吸收。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橘子)、草莓、猕猴桃、青椒等都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可以在食用含铁食物时,搭配一杯鲜榨果汁,比如吃菠菜时,喝一杯橙子汁。

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每天应保证摄入一定量。

(三)避免影响铁吸收的食物

茶和咖啡:其中含有的鞣酸和多酚类物质会与铁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抑制铁的吸收。贫血患者应尽量避免在进餐时大量饮茶或咖啡,可在饭后1-2小时后再饮用。

高钙食物:大量的钙也会影响铁的吸收。不要同时食用大量牛奶、钙片等高钙食物与含铁食物,两者食用时间最好间隔1-2小时。

三、日常护理

(一)生活起居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和造血功能的正常运行。

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二)心理调节

正视疾病:贫血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和疾病的困扰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要正确认识贫血,了解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规范治疗,大多数贫血是可以改善和治愈的。

情绪管理: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三)定期监测

血常规检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饮食及治疗方案。一般建议轻度贫血患者每月复查一次,重度贫血患者遵医嘱增加复查频率。

身体症状观察:留意自身症状,如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是否改善或加重。若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贫血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精心的日常护理,我们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希望广大贫血患者能够重视起来,积极采取措施,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好地享受生活。

(顾瑞敏 夏邑县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