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俗称“半身麻醉”,是临床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它通过将局麻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使脊神经根受到阻滞,从而使该神经根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尽管椎管内麻醉具有诸多优点,如麻醉效果确切、对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等,但其术后的精细护理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椎管内麻醉后的护理要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一、术后体位与休息
平卧休息:手术后6小时内,患者应保持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这一体位有助于减少脑脊液流失,缓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头痛症状。
逐步活动:随着麻醉作用的逐渐消退,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翻身、屈伸腿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术后第一天,根据医生指导,患者可尝试下床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伤口裂开。
二、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术后应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波动,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疼痛管理:椎管内麻醉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术部位疼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开具止痛药,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并注意观察疼痛的变化,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
三、饮食与营养
饮食调理: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以防呕吐误吸。6小时后,若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开始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如米汤、面糊等。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再恢复正常饮食。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水分补充:鼓励患者多喝水,以促进体内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出。但应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四、伤口护理与预防感染
保持清洁干燥:术后伤口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消毒与换药:按照医生的指导,定期对伤口进行消毒和换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预防感染措施: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感染风险。
五、下肢功能与膀胱管理
下肢功能观察:椎管内麻醉后,患者下肢可能会暂时失去运动和感觉功能。应密切观察下肢的恢复情况,如出现长期不能运动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膀胱管理:椎管内麻醉可能影响膀胱功能,导致尿潴留。术后应留置尿管,定期放尿,避免膀胱过度膨胀。同时,注意尿管的清洁和消毒,防止尿道感染。
六、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因疼痛、活动受限等因素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情绪调节: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阅读、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七、出院指导与复诊
出院指导: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的注意事项、饮食调整、药物服用及康复锻炼等。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复诊安排: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应按时进行复诊,检查伤口愈合情况、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八、总结
椎管内麻醉后的精细护理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通过平卧休息、生命体征监测、饮食调理、伤口护理、下肢功能与膀胱管理、心理调适以及出院指导与复诊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愈合,加速身体康复。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重新拥抱健康的生活。
(王虎平 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