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呼吸道疾病是极为常见的健康威胁。然而,随着环境变化、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病原体的不断演化,呼吸道疾病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面孔”。了解这些最新情况,对我们预防和应对呼吸道疾病至关重要。作为呼吸内科的主管护师,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呼吸道疾病的新变化。
一、新型病原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
1. 新亚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不断有新的亚型出现。近年来,一些新型流感病毒亚型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逐渐受到关注。这些新亚型可能具备更强的传播能力,对现有流感疫苗的免疫逃逸能力也有所增强。例如,某些新型流感病毒可能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导致局部地区的小规模爆发。与传统流感症状相似,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症状更为严重,尤其是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引发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新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接种流感疫苗。虽然流感疫苗不能保证100%预防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保持社交距离等,也能有效减少病毒传播。
2. 罕见呼吸道病毒:除了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一些罕见病毒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也开始在临床上出现。例如,某些副黏病毒科的罕见病毒,过去仅在特定动物群体中传播,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现在偶尔也会感染人类,导致呼吸道感染。这些罕见病毒感染的症状多样,可能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咽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喘憋等较为严重的症状。由于对这些罕见病毒的研究相对较少,诊断和治疗都具有一定难度。临床医生往往需要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症状表现以及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如核酸检测、病毒基因测序等,才能做出准确诊断。治疗方面,目前针对这些罕见病毒感染,大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来对抗病毒。
二、环境因素相关的呼吸道新疾病
1. 大气污染诱发的呼吸道综合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可能引发一系列呼吸道综合征。例如,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气道炎症反应。近年来,临床上发现一种与大气污染密切相关的呼吸道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伴有气道高反应性,严重者可发展为类似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症状。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激活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进而导致气道重塑和功能障碍。
为了预防此类疾病,我们应尽量减少在空气污染严重时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在雾霾天气。外出时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如N95口罩,能有效过滤部分污染物。同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也很重要,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种植一些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如绿萝、吊兰等。
2. 职业暴露引发的呼吸道新病症:在一些特定职业环境中,劳动者面临着独特的呼吸道健康风险。比如,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电子制造车间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如光刻胶、清洗剂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这类疾病通常在接触有害物质一段时间后逐渐出现,症状包括咽干、咽痛、刺激性咳嗽、胸闷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肺部纤维化,影响肺部正常功能。对于从事此类职业的人群,企业应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如改善车间通风条件,为员工配备合适的防护用品,定期安排职业健康检查等。劳动者自身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一旦出现呼吸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职业暴露史。
三、呼吸道疾病的新治疗与管理策略
1. 精准治疗方案: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正朝着精准化方向发展。对于哮喘患者,过去通常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但现在通过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了解患者的基因多态性,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某些患者携带特定基因变异,对某种哮喘治疗药物的反应更好,医生就可以优先选择该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在COPD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分级、急性发作风险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以及康复训练计划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延缓疾病进展。
2. 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呼吸道疾病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模式。现在,患者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与医生进行沟通,上传自己的症状数据、肺功能检测结果等信息,医生根据这些数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还可以使用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便携式肺功能仪、可穿戴式呼吸监测设备等,实时监测自己的呼吸状况,并将数据同步到手机应用程序或云端平台,方便医生随时查看。这种远程健康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便利性,还能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更好地控制疾病。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健康管理平台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康复指导以及生活方式建议,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儿童与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新特点
1. 儿童呼吸道疾病新趋势: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是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近年来,儿童呼吸道疾病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一方面,过敏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儿童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增多,如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化学物质、宠物毛发皮屑、尘螨等,导致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一些不典型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这些病原体感染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诊。例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发热,肺部体征可能不明显,但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肺部有炎症改变。对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儿童的床上用品、玩具等,减少过敏原接触。按时给儿童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能有效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同时,鼓励儿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新挑战: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患呼吸道疾病后病情往往更为复杂。除了常见的肺炎、COPD等疾病,老年人还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与其他慢性疾病相互影响的情况。例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原有心血管疾病加重,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此外,老年人呼吸道感染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活动耐力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老年人,要加强日常健康管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流感季节和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家人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送医治疗。
呼吸道疾病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并深入了解。通过加强预防意识,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及时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以及有效的健康管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呼吸道疾病的这些“新面孔”,守护我们的呼吸健康。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呼吸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周以撒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高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