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多囊卵巢别烦恼,中医妙方来“救场”!

2025-02-11 15: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多囊卵巢,女性的“甜蜜烦恼”

对于不少女性来说,多囊卵巢综合征就像是一场不期而至的“小风暴”,给原本平静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月经不调,要么好几个月都不来“报到”,让人心里直犯嘀咕;要么一来就淅淅沥沥,拖拖拉拉十几天都不走,卫生巾都不知道要用掉多少。多毛症状也很恼人,嘴唇上方、下巴、四肢这些地方,毛发变得又黑又浓密,夏天都不敢穿短袖短裤,就怕被人瞧见,自信心大打折扣。还有肥胖问题,肚子上、大腿上的赘肉一层又一层,怎么减都减不下去,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心里别提多郁闷了。最揪心的是备孕困难,眼巴巴地盼着能有个小宝贝,可肚子就是一直没动静,四处求医问药,身心俱疲。不过别灰心,中医在应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方面,有着不少独特的妙方,能帮女性朋友们排忧解难。

二、中医眼中的多囊卵巢“症结”

在中医看来,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以及痰湿、瘀血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肾主生殖,肾虚则冲任不调,月经就容易紊乱,卵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肝主疏泄,情绪不畅、压力大时,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就像道路堵塞一样,不仅会加重月经失调,还会导致痰湿内生,积聚在体内。脾主运化,要是饮食不节制,吃太多生冷、油腻、甜食,脾胃运化失常,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就会形成痰湿,痰湿进一步阻滞气血,和瘀血相互勾结,使得卵巢被这些病理产物“包围”,难以发挥正常功能,卵子排不出来,各种症状也就随之而来。所以,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注重从整体出发,调理脏腑功能,化痰祛湿,活血化瘀,让身体重新恢复平衡。

三、中药调理,“拨乱反正”

1.补肾活血方:对于肾虚血瘀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常用补肾活血的方剂。像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熟地黄等补肾益精,为卵子的发育提供“源动力”,让卵巢这个“卵子工厂”有足够的能量生产优质卵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把卵巢周围堵塞的“道路”打通,让气血顺畅运行,卵子就能顺利排出。患者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定期服用这类方剂,一般几个疗程下来,月经周期会逐渐规律,排卵也能恢复正常,备孕的希望就更大了。

2.疏肝理气汤:要是肝郁气滞明显,出现情绪低落、焦虑、胁肋胀痛等症状,疏肝理气汤就派上用场了。柴胡、香附、青皮、陈皮等疏肝理气,把郁结的肝气疏散开来,让心情变得舒畅;白芍柔肝止痛,养血调经,兼顾女性的生理特点;再加上茯苓、白术健脾利湿,防止肝郁克脾,影响脾胃运化。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坚持一段时间,会发现不仅心情变好了,月经不调、多毛等症状也能得到缓解,身体就像被解开了“束缚”,重新焕发活力。

3.化痰祛湿饮:针对痰湿阻滞型患者,身体肥胖、白带量多、舌苔厚腻,化痰祛湿饮是个不错的选择。苍术、白术、茯苓、泽泻、半夏、陈皮等是这方剂的“主力军”,苍术、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半夏、陈皮化痰理气,几味药协同作战,把体内的痰湿像打扫垃圾一样清理出去,让卵巢周围的环境变得“清爽”起来,卵子也能“呼吸”顺畅,正常生长发育,为受孕创造有利条件。

四、中医食疗,美味又“好孕”

1.黑色食物补肾精:中医有“黑色入肾”的说法,多吃黑色食物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益。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都是补肾的佳品。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肾益精,又能润肠通便,每天吃一勺炒熟的黑芝麻,或者用黑芝麻和核桃一起打成粉,冲调饮用,美味又养生。黑豆被称为“肾之谷”,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异黄酮,能调节女性雌激素水平,用黑豆煮粥、煲汤,或者打成豆浆,坚持食用,能改善肾虚症状,助力卵子发育。黑米滋阴补肾、健脾暖肝,煮成黑米粥,作为日常主食,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让肾脏更有力量。

2.祛湿食物助运化:痰湿重的患者,要多吃一些祛湿食物。薏苡仁是“祛湿明星”,它利水渗湿、健脾止泻,还能清热排脓,用薏苡仁煮粥、煲汤,或者煮成薏仁水,每天饮用,能有效祛除体内湿气。芡实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与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制成芡实薏仁粥,既能祛湿又能健脾补肾,对改善白带异常、调节月经有帮助。还有冬瓜,清热利水、消肿解毒,无论是清炒冬瓜、冬瓜汤,还是冬瓜茶,都能起到祛湿利尿的作用,减轻身体水肿,让痰湿无处遁形。

3.药膳调理养气血:将中药与食材巧妙结合,制成药膳,既能享受美食,又能调养身体。例如,用当归、黄芪各10克,与老母鸡一只煲汤,当归补血活血,黄芪补气固表,老母鸡营养丰富,这道当归黄芪母鸡汤,能气血双补,增强身体抵抗力,为备孕打下坚实基础。还有玫瑰花、月季花各5克,泡茶饮用,玫瑰花理气解郁、活血散瘀,月季花活血调经、消肿解毒,这道玫瑰月季茶,能疏肝理气、调理月经,让心情愉悦,月经正常,增加受孕几率。

五、中医外治,辅助“好孕”有妙招

1.艾灸温通经络:艾灸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方法,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艾灸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等穴位,可起到补肾健脾、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艾灸此穴能固本培元,增强肾脏功能;气海穴在脐下1.5寸,艾灸它可补气理气,让身体气机顺畅;中极穴在脐下4寸,临近子宫,艾灸能温通胞宫,促进卵子发育;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艾灸可调节三经气血,滋养卵巢。每周进行2-3次艾灸,每次20-30分钟,长期坚持,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受孕率。

2.穴位按摩疏通气血:人体身上有不少穴位与卵巢健康息息相关,通过按摩这些穴位能促进气血运行,辅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揉按血海穴,此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按摩它可活血化瘀、补血养血,每天用拇指指腹揉按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能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还有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是肝经原穴,按摩太冲穴能疏肝理气,缓解情绪压力,调节内分泌,双手拇指同时按压太冲穴,每次按压3-5分钟。此外,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它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能健脾益胃,促进营养吸收,为身体提供充足能量,支持卵巢正常运作。

3.中药热敷暖宫散寒:当患者有宫寒症状,如小腹冷痛、手脚冰凉、月经色暗有血块时,中药热敷能起到很好的暖宫散寒作用。选用艾叶、小茴香、川芎、干姜等中药,研成粉末,用布袋装好,蒸热后敷在小腹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天1-2次。这些中药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温热刺激,使药物渗透到肌肤深层,直达胞宫,改善宫寒环境,促进卵子排出,增加受孕机会。但要注意,中药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六、生活调理,“好孕”基石

1.规律作息,养精蓄锐:熬夜是健康的大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更是雪上加霜。每晚尽量11点前上床睡觉,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就像给手机充满电,第二天才能活力满满。睡眠时,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内分泌系统也能得到调整,有利于卵巢功能恢复,月经正常,为受孕创造良好条件。

2.适度运动,激发活力: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好处多多。像慢跑、游泳、瑜伽、跳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6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消耗多余脂肪,减轻肥胖症状。运动还能调节内分泌,促进卵巢排卵,提高受孕几率。不过,要注意运动强度别太大,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3.情绪调节,“好孕”相伴:长期的焦虑、抑郁、压力大,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工作之余,找点喜欢的事儿放松放松,看电影、听音乐、钓鱼、旅游啥的,把压力释放出去,让心情愉悦起来。心情舒畅了,肝气疏泄正常,内分泌协调,受孕也就更容易了。可以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分享内心的感受,他们的支持是强大的精神后盾,一起迎接“好孕”的到来。

七、总结

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给女性带来诸多烦恼,但有了中医这些妙方,从中药调理、食疗、外治到生活调理,全方位出击,就能慢慢攻克这个难题。女性朋友们要保持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相信在中医的助力下,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好孕”,摆脱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困扰,重新拥有健康、美丽的生活。希望每位女性都能重视自己的身体,用中医智慧呵护卵巢健康,绽放女性魅力。

(王培娜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生殖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