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医治未病理念里,哪些行为能预防慢性病?

2025-01-23 18: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健康养生的广阔天地中,中医“治未病”理念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智慧,更为现代人预防慢性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那么,在中医治未病理念里,究竟有哪些行为能帮助我们预防慢性病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一)未病先防:筑牢健康防线

“未病先防”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核心之一,强调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这就像在战争爆发前,提前修筑坚固的城墙,储备充足的粮草,做好万全的准备。 

(二)饮食调养:吃出健康

中医认为,合理的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归经,能够滋养人体的五脏六腑。例如,山药健脾益胃,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经常食用山药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提高身体的消化吸收能力。红枣则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合气血不足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气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糯米、鸡肉等;阴虚体质的人则宜选择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

  同时,饮食要讲究五味调和,避免偏食。过食辛辣食物容易伤阴,导致上火;过食生冷食物则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此外,饮食还要顺应四时变化。春季阳气升发,应多吃一些具有升发作用的食物,如韭菜、香椿等;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可适当增加苦味食物的摄入,如苦瓜,它性寒,能清热降火,有助于调节体内气血的运行,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起居有常:顺应自然规律

起居有常也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方面。中医强调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做到起居有时。春季应晚睡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让身体如同大自然中的万物一样舒展生发;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中午适当午休,以养足精神;秋季宜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冬季则宜早睡晚起,待日出后再起床活动,以养藏体内阳气。 

此外,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和舒适也很重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长期居住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邪侵袭人体,引发关节疼痛、湿疹等疾病。 

(四)运动养生:增强体质

运动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中医有许多传统的运动养生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以意领气,以气运身,通过练习太极拳,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关节炎等慢性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八段锦则是一套简单易学的健身功法,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功效,能够活动全身的关节和肌肉,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除了传统的运动方式,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五)情志调养: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志与健康密切相关。过度的情志刺激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因此,保持心情舒畅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调节情志,如冥想、音乐疗法、旅游等。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减轻压力,让思绪平静下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能够愉悦心情,缓解紧张情绪;旅游则可以让我们亲近大自然,开阔视野,忘却烦恼。 

(六)既病防变:控制病情发展

即使不幸患上了疾病,“既病防变”的理念也能帮助我们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或转化为其他疾病。

① 早期诊断与治疗  中医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疾病在早期往往症状较轻,治疗起来相对容易。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状况,为治疗提供个性化的方案。例如,在高血压病的早期,患者可能只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此时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如肝阳上亢型可选用天麻钩藤饮,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② 心理疏导  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治疗效果。中医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疾病是可以治疗的,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七)防止传变  中医注重防止疾病的传变。邪气侵犯人体后,根据其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截其病传途径,可以防止疾病的深化与恶化。例如,在治疗肝病时,结合运用健脾、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可以防止肝病进一步影响脾胃,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 

(八)瘥后防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疾病治愈后,身体往往还比较虚弱,此时需要注意调养,防止疾病复发。

① 饮食调理  大病初愈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逐渐增加营养。可以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阿胶、燕窝等。但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度进补。例如,在感冒治愈后,可以多喝一些小米粥、蔬菜汤等,让脾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养。 

② 起居调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睡眠是身体恢复元气的重要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 

③ 巩固治疗  有些疾病在治愈后,还需要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以防止复发。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在病情稳定后,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继续服用中药或进行其他治疗,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再次发作。

  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我们预防慢性病提供了丰富的行为指导。通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控制病情发展,防止疾病复发。让我们积极践行中医治未病理念,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郭长海 辉县市中医院 治未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