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防控中的两大关键指标,如同糖尿病管理的“双保险”,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它们不仅反映了糖尿病患者当前的血糖控制状况,还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深入了解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检测方法、正常值范围及其在糖尿病防控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血糖:即时的血糖监测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长期高血糖更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主要诱因。
1. 血糖的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通常分为指尖血糖检测和静脉血糖检测两种。指尖血糖检测使用便携式血糖仪,通过采集指尖微量血液快速测定血糖值,适用于日常自我监测。静脉血糖检测则需要抽取静脉血,通过实验室仪器精确测定,常用于诊断糖尿病或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2. 正常值范围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至少8小时未进食)应低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对于糖尿病患者,根据具体情况,血糖控制目标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不超过10.0mmol/L。
二、糖化血红蛋白:长期的血糖控制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经过缓慢、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成的产物,其水平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1.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方法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法或免疫测定法。这些方法能够精确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从而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2. 正常值范围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通常低于5.7%(或48mmol/mol,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转换标准)。对于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通常设定为≤7.0%(或53mmol/mol),但具体目标可能因个体差异、并发症风险等因素而有所调整。
三、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防控中的应用
诊断与筛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空腹血糖主要用于初步筛查,而糖化血红蛋白则能提供更全面的血糖控制信息,有助于确诊糖尿病。
病情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血糖监测能够反映即时的血糖控制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则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控制稳定性。
并发症风险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长期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通过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个体化治疗:根据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以实现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四、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的互补性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防控中各有优势,相互补充。血糖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血糖波动,为即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而糖化血红蛋白则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控制稳定性,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并发症风险提供重要信息。因此,在糖尿病管理中,应同时关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实现全面、有效的血糖控制。
五、总结与展望
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防控的“双保险”,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并发症预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高效、便捷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问世,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加强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提高糖尿病防控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晏双双 信阳市中心医院 医学检验科 主管检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