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成果,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挽救了无数生命。它们能够有效地治疗由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从轻微的皮肤感染到严重的肺炎,都离不开抗生素的功劳。然而,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不仅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还可能引发抗药性等严重问题,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细菌,例如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或破坏细菌的遗传物质。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等。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作用范围和适应症,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1. 何时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大多数喉咙痛和咳嗽)无效。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通过医生的诊断确认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例如,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感冒则不需要。
2. 如何正确服用抗生素?
- 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抗生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来确定最适合的剂量和疗程。
- 完成疗程:即使症状提前消失,也要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所有细菌被消灭。提前停药可能导致部分细菌存活并产生耐药性。
- 定时定量: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漏服或跳服。例如,如果医生建议每天两次,每次一片,那么您应确保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服用药物。
- 注意饮食:某些抗生素可能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注意阅读说明书或遵医嘱。例如,一些抗生素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不适。
3. 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可能引起副作用,如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这些副作用通常是轻微的,但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呼吸困难、全身皮疹、严重腹泻等,应立即联系医生。此外,长期使用某些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
4. 抗生素耐药性
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即细菌通过适应药物而存活下来,导致药物失效。耐药性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可能导致原本容易治疗的感染变得难以控制。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是一种常见的耐药菌,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1. 抗生素能治疗一切感染
这是最大的误区之一。抗生素不能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感冒、流感、大多数喉咙痛和咳嗽。滥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 自我诊断和自我用药
不要自行诊断感染类型并购买抗生素。自我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可能导致错误的治疗和耐药性的产生。例如,有些人一出现喉咙痛就自行服用抗生素,而实际上大多数喉咙痛是由病毒引起的。
3. 保留剩余的抗生素
不要保留未用完的抗生素以备后用。这样做可能导致不正确的使用和耐药性的发展。每次感染的情况可能不同,需要医生重新评估并开具合适的药物。
4. 抗生素是万能药
抗生素不是万能的,它们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于其他类型的感染,如真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需要其他类型的药物。例如,真菌感染通常需要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如何预防抗生素耐药性?
- 合理使用抗生素: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
- 完成整个疗程:即使感觉好转,也要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所有细菌被消灭。
- 避免不必要的使用: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使用抗生素。例如,在感冒初期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例如,使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
-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细菌感染。例如,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和脑膜炎。
结语
正确使用抗生素对于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都至关重要。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我们才能确保这些药物继续有效地对抗细菌感染,同时减缓耐药性的发展。请记住,抗生素不是治疗所有感染的万能药,正确的预防措施和卫生习惯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对个人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保护我们和后代的健康。
(郑旭霞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