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新生儿脐带护理:呵护宝宝娇嫩的“生命之线”

2025-02-11 16:2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新生儿脐带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生命之线”,在胎儿出生后,这条“生命之线”完成了它的使命,但脐带的护理对于新生儿的健康仍然至关重要。脐带护理不仅关乎宝宝的健康,更是新手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以下将详细介绍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呵护宝宝这条娇嫩的“生命之线”。

一、脐带的作用与结构

脐带是连接母体和胎儿的桥梁,它承载着母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为胎儿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同时,脐带还能够排除胎儿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保持胎儿的生理平衡。脐带由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组成,外面包裹着华通胶,形成一个保护性的结构。

二、脐带护理的重要性

良好的脐带护理可以避免感染的发生,保护宝宝免受细菌的侵害。新生儿脐带处是一个潜在的感染源,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护理,细菌容易侵入并引起感染,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败血症等疾病。此外,正确的脐带护理还可以促进脐带的愈合,减少出血、渗液等症状的发生,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三、脐带护理的方法

1.保持脐带干燥

新生儿出生后,医生会对脐带进行结扎处理。家长在护理脐带时,首先要保持脐带及其周围的干燥。避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或护肤品接触脐带,以免引起感染。在宝宝洗澡时,可以使用防水肚脐贴来保护脐带,避免水分进入。

2.定期消毒

家长需要每天对新生儿的脐带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医院提供的脐带护理用品,如碘伏或75%的酒精等消毒液。消毒时,要轻轻提起结扎带端,用棉签蘸取消毒液,由内向外旋转擦拭脐带根部、创面以及脐周,避免使用同一根棉签重复擦拭已消毒部位。消毒后,要待其自然风干,再贴上防水肚脐贴或穿上干净的衣物。

3.避免摩擦与压迫

在为新生儿穿脱衣物时,要注意避免摩擦到脐带,以免导致脐带受损或出血。同时,也要避免对脐带部位进行压迫,以免影响脐带的血液循环和愈合。

4.密切观察

家长要每天检查新生儿的脐带,观察脐带是否有出血、渗液、红肿等症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脐带出血较多、渗液有臭味、脐周红肿等,应及时就医处理。

四、脐带异常情况的应对

1.脐带出血

新生儿脐带处有时会出现少量出血现象,这通常是由于脐带结扎处松动或摩擦引起的。家长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轻轻压迫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并重新消毒。如果出血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2.脐带渗液

脐带渗液可能是感染的前兆。如果家长发现脐带周围出现红肿、渗液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以免感染加重。在处理渗液时,要注意保持脐带的干燥和清洁。

3.脐带脱落延迟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在出生后7-14天会自然脱落。但如果脐带脱落延迟,超过21天仍未脱落,家长应带新生儿就医检查,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等待脐带脱落的过程中,要继续做好脐带的消毒和护理工作。

五、脐带护理的注意事项

1.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液

在脐带护理过程中,要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强的消毒液,以免对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可以选择使用碘伏等温和、无刺激的消毒液。

2.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8℃左右,湿度要适宜。避免宝宝因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出汗过多或皮肤干燥,影响脐带的愈合。

3.勤换尿布

宝宝拉尿后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带。在更换尿布时,要注意将尿布的边缘折叠好,避免摩擦到脐带部位。

4.避免触碰脐带

除了必要的消毒和护理外,要避免大人的手或其他物品触碰脐带部位,以免引起感染。

六、结论

新生儿脐带护理是新手父母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保持脐带干燥、定期消毒、避免摩擦与压迫以及密切观察等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脐带感染和促进脐带的愈合。在遇到脐带异常情况时,家长要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延误治疗。让我们共同呵护宝宝这条娇嫩的“生命之线”,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李巧灵 沈丘县人民医院 NICU)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