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宝的“小肚脐”,健康的“大关键”
新生儿呱呱坠地,那可爱的模样让人满心欢喜,而宝宝肚子上连着的一小段脐带,可是初期健康的“命根子”。别看它就那么一小截,在宝宝还没出生前,可是承担着输送营养、排出废物的重任,像条“生命纽带”连接着宝宝和妈妈。宝宝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结扎,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接下来的脐带护理至关重要,如果不小心呵护,细菌、病毒这些“小坏蛋”就可能乘虚而入,引发脐炎、败血症等严重问题,所以新手爸妈们可得上点儿心啦!
二、脐带脱落前:精心守护的“初始阶段”
1.保持清洁干燥:这是脐带护理的首要原则。宝宝的脐带残端就像个小小的“伤口”,要时刻保持它周围的清洁。给宝宝洗澡时,千万别让脐带沾水,可以用肚脐贴保护起来,要是不小心弄湿了,一定要马上用干净柔软的纱布轻轻蘸干,记住是蘸干,不是擦干,以免摩擦损伤脐带。洗完澡后,让脐带自然风干一会儿,再给宝宝穿上宽松、透气的衣物,别捂着,不然潮湿闷热的环境可是细菌的“天堂”,容易滋生感染。
2.避免摩擦碰撞:宝宝的小身子爱动,一不小心脐带就可能蹭到衣服、尿布啥的。所以,给宝宝选衣服要选柔软、纯棉材质的,最好是和尚服那种宽松款式,不会勒着宝宝,也减少了脐带与衣物的摩擦。尿布也要注意,别包得太高,要是盖住脐带,宝宝动来动去,脐带反复摩擦,破皮了可就麻烦了。要是发现脐带被蹭得有点发红,赶紧调整衣物、尿布,给脐带“减压”。
三、脐带脱落时:关注变化的“敏感时刻”
1.留意脱落迹象:一般来说,宝宝的脐带会在出生后1-2周左右脱落,这期间新手爸妈要每天留意脐带的变化。当看到脐带残端变得干瘪、发黑,有点松动,这就是快要脱落的信号啦。这时候别手痒去硬扯,得让脐带自然脱落,哪怕它只连着一点点,也得耐住性子,强行扯掉可能会引起出血,让宝宝遭罪。
2.正确处理渗液:脐带脱落时,偶尔会渗出一些清亮的液体或者少量血痂,这是正常现象。看到渗液,先用碘伏棉签轻轻擦拭,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转圈擦拭,把渗液清理干净,动作要轻柔,别太用力,以免弄疼宝宝。擦完后,换上干净的纱布覆盖,保持局部清洁,一般过几天渗液就会停止。要是渗液持续增多,颜色发黄、发臭,或者脐带周围皮肤红肿,这可就是感染的警报拉响了,得赶紧带宝宝去看医生。
四、脐带脱落后:持续呵护的“巩固阶段”
1.继续观察肚脐:脐带脱落后,肚脐窝可能还会有点湿润,或者有少量分泌物,这时候护理可不能松懈。每天还是要用碘伏棉签给宝宝清洁肚脐,方法和之前一样,从里向外擦,把分泌物清理干净,保持肚脐干燥。大概再过1-2周,肚脐就能完全长好,变得和大人的差不多啦。
2.注意日常防护:即使肚脐长好了,在宝宝日常活动中,还是要注意保护。比如给宝宝换尿布时,动作要轻柔,别让尿布边缘刮到肚脐;宝宝大一点开始翻身、爬行、玩耍时,也要留意别让肚脐撞到硬物,造成损伤。毕竟宝宝的肚脐刚长好,还比较娇嫩,小心呵护才能让它稳稳当当,远离麻烦。
五、脐带护理的“工具选择”
1.碘伏:碘伏是脐带护理的“主力军”,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而且刺激性小,不会像酒精那样让宝宝疼得哇哇叫。买碘伏时,要选正规药店的医用碘伏,浓度一般为0.5%,用的时候把棉签蘸饱碘伏,轻轻擦拭脐带,既能有效消毒,又不会伤害宝宝娇嫩的皮肤。
2.纱布、棉签:纱布要选柔软、无菌的,用来覆盖脐带或蘸干渗液;棉签要质量好、不掉絮的,方便蘸取碘伏进行擦拭。千万别图便宜用劣质产品,不然掉下来的絮状物沾在脐带上,清理起来麻烦,还容易引发感染,那就得不偿失了。
六、脐带护理的“误区警示”
1.用紫药水、红药水:有些老一辈人可能会说用紫药水、红药水擦脐带,这可不行!这两种药水的消毒效果不如碘伏,而且含有重金属汞、银等成分,宝宝皮肤娇嫩,容易吸收这些重金属,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千万别用,就认准碘伏准没错。
2.频繁抠挖肚脐:宝宝肚脐长好后,可能会有一些小污垢,看着有点不舒服,但千万别手痒去抠。抠挖容易弄破肚脐皮肤,引发感染,哪怕是轻轻抠一下也不行。要是觉得肚脐脏了,就用碘伏棉签轻轻擦拭,让污垢慢慢软化、脱落,保持耐心,别因一时冲动害了宝宝。
七、总结
新生儿脐带护理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一个小细节都关乎宝宝的健康。从脐带脱落前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到脱落时的留意变化、正确处理渗液,再到脱落后的持续呵护、日常防护,以及正确选择护理工具、避开误区,新手爸妈们只要用心、细心,按照这些要点做好护理,就能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让宝宝的“小肚脐”顺顺利利度过初期阶段,开启健康快乐的人生旅程。
(范文甜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三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