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产褥期精神障碍,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发育产生严重影响。据研究,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孕产妇围产期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7%,我国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6.0%。产后抑郁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产妇自身的积极调适、家庭的全力支持以及必要时专业的干预,每一位新妈妈都能够平稳度过产后心理调适期。
一、产后抑郁的心理调适
(一)自我调节
产妇应学会自我鼓励,多想些自己的优点,多看些美好的事物。通过自我暗示来增强母亲角色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例如,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好妈妈,我能行”,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有助于提升自信心。同时,可以尝试解开自己的心结,放松心情,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转移注意力
将关注力从孩子身上适当分散,留出时间关注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产妇可以在照顾宝宝之余,花一些时间阅读书籍、绘画或听音乐。这有助于缓解产妇因过度关注婴儿而产生的压力和焦虑。
(三)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其他支持系统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当产妇感到情绪低落或焦虑时,可以向他们倾诉并寻求建议。例如,加入产后抑郁症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获得情感共鸣。
(四)进行心理治疗
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是缓解产后抑郁的有效方法。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产妇认识并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增强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产妇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改善情绪;正念疗法教导产妇学会接受当下,不评判、不抵抗,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五)药物治疗
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物来帮助产妇缓解症状。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产妇应了解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例如,对于症状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文拉法辛、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等。接受药物治疗期间,通常需要停止哺乳。
二、产后抑郁的家庭支持
(一)丈夫的陪伴与分担
丈夫要主动承担家务,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让产妇有更多时间休息和恢复。在夜间,帮忙照顾宝宝,如换尿布、哄睡等,减轻产妇的负担。多与产妇沟通交流,倾听她的心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例如,丈夫可以经常赞美产妇为家庭和宝宝的付出,让她感受到被爱与被重视。研究显示,缺乏丈夫支持的女性,产后抑郁风险增加3倍。
(二)家人的理解与协助
长辈应尊重产妇的育儿观念和方式,避免强行干涉,同时给予实际的帮助,如帮忙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照顾产妇的生活起居等。家人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让产妇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产后关键期。例如,家人可以一起组织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家庭聚会或户外散步,让产妇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三)关注产妇情绪变化
时刻关注产妇情绪变化,及时发现产妇的不良情绪,鼓励与支持产妇。如果发现产妇有持续情绪问题,甚至出现伤害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例如,家人可以定期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她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
(四)提供情绪价值
多表达“你做得很好”比“你应该……”更有用。家人应该给予产妇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她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例如,当产妇在照顾宝宝时遇到困难,家人可以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她克服困难。
(五)分担育儿责任
换尿布、哄睡不只是妈妈的事,作为丈夫、长辈可多分担一些育儿事务。例如,家人可以轮流照顾宝宝,让产妇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恢复。
三、总结与展望
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但并不可怕。通过增强对产后抑郁的认识、消除不良刺激、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寻求专业帮助以及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等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对于已经患上产后抑郁的产妇来说,学会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寻求社会支持、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心理调适方法有助于缓解症状、恢复健康。家庭支持在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人的陪伴、理解、支持和分担育儿责任能够为产妇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帮助她们度过产后关键期。
(刘伟伟 许昌市中心医院鹿鸣湖院区 妇产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