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脊髓损伤患者,怎样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

2025-03-02 16: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不仅会让患者失去行动能力,还常常伴随着膀胱功能障碍。想象一下,原本能自主控制排尿的身体,突然变得不听使唤,这是多么令人困扰的事情。不过,别担心,通过科学合理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患者是有可能重新掌握排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脊髓损伤患者怎样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

一、了解脊髓损伤与膀胱功能障碍的关系

脊髓损伤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了损害,这就好比是控制水龙头的开关出了问题,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也就是神经源性膀胱。小便失控引起的尿失禁、尿潴留等问题就接踵而至。几乎所有脊髓损伤性病变都会影响小便功能,而且小便失控引起的肾积水、泌尿系感染以及后期发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伤后几十年里,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必须着重关注的问题。

二、康复训练前的准备

在开始任何形式的训练之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比如尿流动力学测试、超声波检测等。这些检查就像是给膀胱做一次全面的“体检”,能够帮助医生明确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状态,以及是否存在残余尿液。只有了解了膀胱的具体情况,才能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

三、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

① 定时排尿训练:定时排尿训练就像是为膀胱设定一个“生物钟”。患者可以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排尿训练,例如每3小时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帮助膀胱逐渐适应新的排尿模式,就像训练宠物定时吃饭、定时排便一样,让膀胱形成规律,还能避免膀胱过度充盈导致损害。

② 盆底肌肉训练(凯格尔运动):盆底肌肉就像是一个“吊床”,支撑着膀胱、子宫和直肠等器官。通过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从而改善对膀胱的控制能力。具体做法是,每天进行多次,每次持续几秒钟,然后逐步增加强度和时间。就像锻炼手臂肌肉一样,一开始可能只能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做更多、更复杂的动作了。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这个训练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效果。

③ 外部刺激辅助:外部刺激辅助方法包括脉冲电刺激或者磁刺激等。这些方法就像是为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搭建了一座桥梁,可以促进神经和肌肉的重新连接和功能恢复。不过,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④ 药物辅助: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辅助控制膀胱功能。比如抗胆碱能药物,它可以减少不自主的膀胱收缩,就像给过于活跃的膀胱“踩了一脚刹车”,从而改善症状。但是,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

⑤ 清洁间歇性导尿:对于严重脊髓损伤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清洁间歇性导尿来辅助排尿。这种方法就像是一个“人工排水系统”,既能保持膀胱的正常排空,也能防止尿路感染。具体操作是,使用无菌的导尿管,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尿液排出体外。导尿的频率和时间间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天导尿4—6次,每次导尿时膀胱容量以300—400ml为宜。随着膀胱功能的逐渐恢复,导尿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⑥ 排尿反射训练:排尿反射训练是通过发现或诱发“触发点”,反射性地促发逼尿肌收缩,以进行主动排尿。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有轻扣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龟头等,还可以通过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辅助性措施来诱发排尿反射。就像我们平时听到流水声会想上厕所一样,这些“触发点”可以刺激膀胱,让患者产生排尿的感觉。不过,这种训练方法需要患者有一定的感觉和运动能力,对于完全失去感觉和运动能力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⑦ 排尿意识训练:每次排尿时,患者都应该进行排尿意识训练。具体做法是,让患者做正常排尿动作,如站立位排尿(患者能够站立的话),这样有利于排尿反射的形成。排尿时尽可能采取站立位,还可以促进膀胱内沉淀物的排出,相对减少残留尿液,预防感染。

⑧ 括约肌控制训练:括约肌就像是膀胱的“阀门”,控制着尿液的排出。主动收缩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秒,重复10次,每日3—5次,可以增强括约肌的力量,提高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这个训练方法比较简单,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就像我们平时做提肛运动一样。

⑨ 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包括膀胱生物反馈治疗和盆底肌肉生物反馈治疗。膀胱生物反馈治疗是指通过向患者发出反映膀胱尿道压力变化的信号,让患者学会在适当时候进行收缩盆底及憋尿的动作;盆底肌肉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加强患者自身对盆底肌群的控制能力,加强肌肉收缩后放松的效率和盆底肌张力,巩固盆底肌训练的效果。这就像是在给患者安装了一个“智能导航”,让患者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自己的膀胱和盆底肌肉。

四、饮食和水分管理

合理的饮食和水分摄入对于维护整体泌尿系统健康非常重要。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因、酒精及辛辣食品,这些食物和饮料会刺激膀胱,加重排尿障碍的症状。要确保每日有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促进尿液稀释,减少尿液中的有害物质。一般来说,每天饮水量(包括三餐及水果)约1500ml—2000ml,尿量保持在1500—2000ml为宜。不过,具体的饮水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五、心理护理

脊髓损伤对患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肢体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伴随大小便不能自理,其心理创伤远远大于身体创伤。患者可能会经历否认、愤怒、抑郁等不同的心理阶段。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和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制定出相应的心理治疗计划。可以采用个别和集体、家庭、行为等多种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困难和康复的信心。就像在黑暗中给患者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看到希望。

六、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和家属牢记。开始训练时必须加强膀胱残余尿量的监测,避免发生尿潴留,就像开车时要时刻关注油表一样,了解膀胱里还有多少尿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要避免由于膀胱过度充盈或者手法加压过分,导致尿液反流到肾脏,膀胱反射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患者合并有痉挛,还需要注意排尿和解除肌肉痉挛的关系。

七、总结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者要有耐心和信心,坚持按照康复训练方案进行训练;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并及时调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脊髓损伤患者一定能够重新掌握排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王瑞利 郑州仁济医院 康复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