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重复两万多次的呼吸,藏着多少秘密?走进医院呼吸科,常能看到有人对着机器“鼓腮吹气”“憋气憋到脸红”——别以为这是在玩游戏!这些神奇操作,其实是在进行肺功能检查。它就像给肺部做一场“体能测试”,能精准测出你的“肺活量”“呼吸耐力”,甚至揪出早期疾病。今天,咱们跟着呼吸科医生,揭开这项检查的趣味真相!
一、肺功能检查:给肺部做“性能鉴定”
我们的肺就像一对精密的“空气泵”,日夜不停地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随着年龄增长、吸烟、空气污染等“暴击”,肺功能可能悄悄“降级”。而肺功能检查,就是用科学方法评估肺部的“工作效率”,看看它是“劳模标兵”还是“摸鱼选手”。
哪些人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1. 老烟枪专属:吸烟超过10年,每天半包以上,肺功能可能已经“伤痕累累”;
2. 咳嗽气喘“钉子户”:长期咳嗽、气喘,怀疑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必须做检查“验明正身”;
3. 手术前“必答题”:做大型手术前,评估肺功能是否能扛住“术后挑战”;
4. 职业暴露人群:煤矿工人、装修师傅等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的人,定期检查防职业病。
二、检查现场大公开:这些操作别“翻车”!
1.肺活量测定:吹气球的“硬核升级”
躺在检查床上,咬上一个嘴套,深吸一口气——然后像吹灭100根生日蜡烛一样,用尽全力呼气!机器会记录你呼出的气体量和速度,得出肺活量、用力呼气量等数据。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暗藏“坑点”:
l 姿势要“板正”:身体坐直,头微微上仰,保证气道通畅。曾有患者弯腰驼背吹气,结果数据直接“打水漂”;
l 憋住别“漏气”:嘴要紧含嘴套,脸颊别鼓气,否则就像给气球扎了个洞,测了个寂寞;
l 坚持6秒“大关”:很多人吹到一半就放弃,导致结果不准确。记住,吹得越久,数据越靠谱!有患者开玩笑:“感觉自己像在给轮胎打气,脸都吹红了!”
2.支气管舒张试验:气道的“弹性测试”
如果初步检查发现通气异常,医生会让你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类似哮喘喷雾),15-20分钟后再测一次。这就像给“僵硬”的气道做按摩,如果吸入药物后肺功能明显改善,说明可能患有哮喘或可逆性气道阻塞疾病。有患者吸完药感叹:“感觉呼吸突然‘开挂’,像给肺部开了风扇!”
3.弥散功能测定:氧气“运输能力”大考验
这项检查需要你吸入少量含有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屏住呼吸10秒后再呼出。通过分析呼出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残留量,评估肺部气体交换的效率。就像检查快递员(红细胞)能不能顺利把氧气“包裹”送到全身。曾有患者憋到第8秒破功,红着脸说:“感觉肺要‘炸’了!”
三、报告上的“神秘代码”,到底啥意思?
拿到肺功能报告,看到FEV1、FVC、DLCO这些缩写,是不是瞬间头大?别慌,翻译如下:
1. FVC(用力肺活量):深吸气后最大呼气量,反映肺的“容量”。运动员的FVC往往比普通人高,就像大水壶比小水杯装的水更多;
2.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深吸气后第一秒呼出的气体量,是评估气道阻塞的关键指标。COPD患者的FEV1会明显下降,就像水管被堵住,水流变小;
3. FEV1/FVC比值:正常情况下大于70%。比值越低,说明气道阻塞越严重;
4. DLCO(肺弥散量):数值低,意味着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的过程出了问题,常见于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等。
四、检查中的“翻车现场”,你遇到过吗?
1.“吹气迷惑行为大赏”
有人吹气时像吹泡泡,脸颊鼓得像仓鼠;有人用力过猛,直接把嘴套吹飞;还有人吹到一半突然笑场,导致数据作废……医生哭笑不得:“这届患者太难带了!”
2.“憋气黑洞”
做弥散功能测定时,要求屏住呼吸10秒。曾有患者憋到5秒就破功,解释道:“感觉肺里的气像被抽走了,实在扛不住!”
3.“药物副作用小插曲”
支气管舒张试验需要吸入药物,少数人可能出现心跳加快、手抖等反应。别慌!这些症状通常几分钟内消失,就像喝了杯浓咖啡的短暂兴奋。
五、肺功能异常?这些疾病在“搞破坏”!
1.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FEV1/FVC比值<70%,且吸入药物后改善不明显,是COPD的典型表现。这类患者的肺就像“漏风的气球”,气体进得去、出不来;
2.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提升>12%,说明气道可逆性阻塞。哮喘患者的气道就像“敏感肌”,遇到刺激(如花粉、冷空气)就会痉挛收缩;
3.间质性肺病:肺弥散量下降,提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受损。这类疾病会让肺部变得像“硬纸板”,失去弹性;
4.胸廓畸形:脊柱侧弯、鸡胸等问题会限制肺部扩张,导致肺活量降低,就像穿了件紧绷的“小衣服”。
六、日常护肺指南:让肺功能“满血复活”
1.戒烟!戒烟!戒烟!
香烟是肺部的“头号杀手”,戒烟1年后,肺功能下降速度明显减缓;戒烟15年,患肺癌风险几乎与普通人相同。
2.运动锻炼“肺耐力”
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能增强肺活量,就像给肺部“健身”;吹气球、吹蜡烛等小游戏,也能锻炼呼吸肌肉。
3.厨房“防毒”很重要
炒菜时打开油烟机、开窗通风,减少油烟吸入;使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避免烧煤、柴火产生的有害颗粒。
4.接种疫苗防感染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能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尤其适合老人、儿童和肺功能差的人群。
肺功能检查就像一场和肺部的“深度对话”,用科学的方法读懂它的“喜怒哀乐”。下次走进检查室,别再紧张,把它当成一次有趣的“肺部体检”!毕竟,了解呼吸的秘密,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
(王庆丰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