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前世今生
血液的生成很有趣,就像田径场上的接力跑,参与者有胚胎的卵黄囊、肝、脾、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始于人胚的第三周,此阶段还没有什么器官形成,一个叫卵黄囊的胚胎组织担起造血的第一责任。人胚第六周,人体器官形成,肝脏接着造血。人胚第三个月,脾是主要的造血器官。人胚第四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这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
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它们各司其职,但都来自同一种细胞——多功能干细胞。由这种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才变为在血管里流动的各种终末血细胞。
血液的颜色
血液的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当血液流动经过肺部时,人吸进肺内的氧气就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了足够氧气的血红蛋白的颜色就会变得鲜红。
满载着氧气的红细胞顺着动脉血管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卸下氧气,血红蛋白一旦失去氧气,颜色又会由鲜红色变成暗紫色。因为血红蛋白只有在红细胞内才能与氧相结合,离开红细胞就失去这种结合氧的作用。一旦身体被碰破,流出来的血液凝结过程中,使红细胞干燥破裂,血红蛋白脱离红细胞,就不能再和氧气相结合,所以这时候血液的颜色就会由鲜红色变成紫黑色。
血液的主要组成成分
血液一部分为无形成分,称为血浆,也就是血液中呈黄色液体的部分,约占血液总量的55%~60%。在血浆中,水分约占其中90%~92%,其余部分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无机盐、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无一定的形态,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另一部分为有形成分,称为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部分约占血液总容积40%~50%。在血细胞中,红细胞数量最多,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所需要的氧,并带走组织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白细胞数量最少,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做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血小板也是血细胞中的重要成分,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与凝血。
人体血液的总量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总血量大约为体重的7%-8%左右,如果一个人的体重为50Kg,全身总血量约3500-4000毫升。每次献血200毫升或者400毫升,不超过体内总血量的10%,而且献血后,身体内“血库”中的血液会立刻释放到血管中参与血液循环,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水平,所以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杜翠霞 周口市中心血站 成分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