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疼痛知识宣教

2025-06-06 12:2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疼痛有哪些危害?

1、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2、不敢用力咳嗽,不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可能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机体活动受限,可能导致骨骼肌肉功能受限、关节僵硬、静脉血栓的形成等。

4、导致胃肠蠕动的减少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延迟。

5、睡眠质量下降、失眠、影响情绪、产生焦虑、忧虑、沮丧、恐惧等不良情绪。

6、急性疼痛控制不好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长期困扰患者。

二、如何正确描述疼痛?

1、告诉医护具体疼痛的部位:

2、疼痛的性质:主要为胀痛、隐痛、酸痛、刺痛等。

3、疼痛的时间:疼痛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断出现。

4、疼痛的程度: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三、如何减轻或缓解疼痛?

1、非药物治疗:热敷或冷敷、休息、冥想、按摩、聆听舒适的音乐、呼吸和放松操(此方法属于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1)口服给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便于剂量调整)

(2)按时给药(按照药物的半衰期及作用时间,定时给药,切忌按需给药)

(3)剂量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疼痛状况增减、调整镇痛药的剂量)

(4)按阶梯给药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四、走出“疼痛”误区,享受轻松生活

术后患者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有些患者一方面害怕疼痛,一方面又担心使用止痛药物,下面我们就患者经常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常见误区解答如下:

疑虑一:护士,我来看病,为什么还要学习疼痛评分? 

答:是的,需要了解疼痛评估工具。疼痛是您的自身体会,疼在您身,痛在我心。想要感同身受,请您一定要告诉我疼痛的程度、性质、部位、伴随症状、生活影响及您对疼痛的认识、希望达到的疗效等。您清楚的将抽象的疼痛变化描述到具体疼痛评估工具上来,沟通透彻,才能更好的协助治疗和护理工作。

疑虑二:护士,止痛药是不是不痛就不吃了?

答:镇痛药物使用遵循三阶梯治疗原则,医生是按照您的疼痛程度、部位、性质等合理选择的药物,即有针剂、片剂、贴剂之分,也有短效、长效之别,记着遵医护人员嘱咐,是按时吃药,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才能控制疼痛,不是按需用药哦!

疑虑三:护士,是不是镇痛药的使用越晚越好?

答:不是的。长期镇痛不足会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疼痛记忆,并建立病理性背角反射,导致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强,进一步使疼痛加重,发展为慢性疼痛,控制更加困难,生活质量下降,形成不良循环。且尤其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应用不是根据预计生命的长短,而是根据疼痛的程度来决定的。

疑虑四:护士,我担心镇痛药物的副作用怎么办?

答:您的担心是存在的。非甾体类药物等有“封顶效应”,容易引起肠道反应和肾脏毒性、血小板降低等,不建议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医嘱用药前会评估您的身体状况及疼痛程度,并配合一些药物使用,请您调节饮食及适量活动,及时报告自身状况,一般情况下,3~5天症状基本缓解,否则,可以停药。

疑虑五:护士,疼痛的时候,为什么我总想发脾气啊?

答:这很正常,我们理解您。因为:1.疼痛时,身体会发生应激反应,交感神经兴奋,焦虑不安,烦躁;血糖升高;还会引起骨骼肌痉挛,肌肉震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血管系统负荷加重;血小板聚集促使机体成为高凝状态;抗利尿增加,水钠潴留;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缺氧状态导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2.在肿瘤疼痛患者中,约有20%~25%的患者可发生抑郁,而焦虑是绝大多数甚至是100%的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疼痛与情绪、体验、认知、社会成分成正相关,将疼痛的意义归结为挑战的患者比将疼痛视为惩罚、仇敌的患者报告轻,抑郁程度低,社会应对能力强。

(徐翠红 河南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