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炎,中西医咋联手治

2023-11-06 08:3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胃炎的常见症状及成因分析

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因的不同,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类型。

急性胃炎通常由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症状较为突出,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烧灼感,伴有恶心、呕吐等。而慢性胃炎则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原因导致,症状较为隐匿,可表现为上腹不适、食欲差、消化不良等。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胃炎的病因归根结底都在于胃黏膜受到持续刺激和损伤。过度饮酒、辛辣刺激性食物、压力过大等因素都可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加之幽门螺杆菌等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损害,从而出现各种症状。及时发现并有效治疗十分重要,以免病情加重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或肠化性变。

二、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及其局限性

西医常规治疗胃炎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和饮食疗法两大方面。常用药物有抗酸剂、制酸剂、保护胃黏膜药物等,可以起到缓解症状、修复胃黏膜的作用。而饮食疗法则要求患者戒除刺激性食物,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胃部不适。

不过,单纯依赖西医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大多数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其次,长期使用抗酸剂等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并引发其他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肾功能障碍等;再者,单纯的饮食调理缺乏针对性,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仅靠西医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根治胃炎,需要探索更加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法。

三、 中医辨证分型及调理治疗

相比西医,中医对胃炎的病因病机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中医认为,胃炎的发生往往源于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加之外邪侵袭,内伤情感的因素等引起胃部阴阳失衡,从而出现炎症反应。因此,中医在治疗胃炎时,更注重从整体平衡的角度进行辨证论治。

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特点,将胃炎分为不同的证型,如脾胃虚弱型、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等,并据此采取针对性的调理治疗。如对于脾胃虚弱型,可选用补益脾胃的中药,如党参、白术、陈皮等;对于湿热蕴结型,可选用清热利湿的中药,如黄芩、泽泻、金银花等;对于气滞血瘀型,则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三棱、莪术、丹参等。

中医调理治疗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调理脾胃,增强自我修复能力,而且还可以通过调理阴阳、疏通经络等方法,缓解胃部症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更加整体、持久,能够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疗胃炎。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的优势

尽管中西医对胃炎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存在差异,但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方面,西医药物可以迅速控制急性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为后续中医调理创造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医调理则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机体失衡,增强自我修复能力,防止复发,实现标本兼治。同时,中医还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推拿按摩等方法,进一步促进胃部功能的恢复。

此外,中西医结合治疗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疗效。例如,中药中含有多种天然化合物,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抑制细菌生长等作用,弥补西药单一的治疗效果。而西药则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为中医调理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既可以从整体上调理脾胃,又可以针对性地控制症状,互补长短,真正实现标本兼治、治标治本的目标。这不仅有助于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而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加全面、持久的康复效果。

五、常见中药配方及其作用机理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炎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中药配方是关键。根据临床实践,以下几种中药方剂效果较为显著:

(1)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组成,具有补益脾胃、健运化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炎。

(2)半夏泻心汤:由半夏、生姜、大黄、甘草组成,有消除胃膜湿热、调理阴阳的作用,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胃炎。

(3)丹参活血汤:由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组成,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胃炎。

这些中药配方,一方面可以通过补益脾胃、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方式,调理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自我修复能力;另一方面,它们还含有多种天然药用成分,如黄芩素、丹参酮等,可以直接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修复受损的胃黏膜,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中药并非一味简单的"补益"之物,而是通过复方配伍,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整体调理的目的。例如,半夏泻心汤中的半夏可以温和寒凉,化湿祛痰,而大黄又能清热泻火,两者配伍可以达到较为彻底的清热利湿效果。

总之,中医药在调理胃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而且能够从根源上调理脾胃失调,预防复发,为患者带来更加持久的治疗效果。

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施步骤

对于胃炎患者来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无疑是最为可取的选择。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西医诊治及处置。首先,由西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检、检查等,明确诊断,排除并发症,了解病情的轻重缓急。必要时可处方西药,如制酸剂、抑酸剂等,迅速缓解急性症状,为后续中医调理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步,中医辨证论治。在此基础上,由中医专家进行望、闻、问、切等全面辨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特点,确定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配方进行调理。同时,还可辅以针灸、推拿等疗法,综合调理脾胃。

第三步,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医调理的同时,可继续配合西药治疗,两者相互衔接,共同发挥作用。中药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机体失衡,增强自我修复能力;西药则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为中医调理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第四步,饮食调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还要注重饮食调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疗法,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第五步,辅助疗法。除了药物和饮食调理,患者还可以通过适度运动、心理调适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通过上述步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胃炎的症状,而且能够从根源上调理脾胃功能失衡,增强抵抗力,防止复发,为患者带来更加全面、持久的康复效果。

(李振威 林州市原康镇卫生院 中医内科 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