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新手爸妈,照顾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是一件既幸福又挑战巨大的事情。其中,宝宝的健康防护尤为重要。而疫苗接种,就是保护宝宝免受多种严重疾病侵害的“盔甲”。可能不少新手爸妈对疫苗接种流程感到陌生甚至有点紧张:什么时候要打疫苗?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疫苗打完后怎么办……别担心,本文将详细解读新生儿疫苗接种的全程流程,帮助你从容应对,让宝宝健康成长变得更简单!
一、为什么新生儿疫苗接种如此重要?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成熟,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就很容易感染疾病。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手段,可以帮助宝宝提前抵御一些严重且可能威胁生命的传染病,比如乙肝、结核、脊髓灰质炎等。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按时接种,是守护宝宝健康的第一步。
二、新生儿疫苗接种的必知知识点
第一步:宝宝出生后的第一针疫苗
宝宝刚出生的24小时内,一般会进行两项重要疫苗的接种:
乙肝疫苗第一针:防止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母婴传播,保护宝宝肝脏健康。
卡介苗(BCG):预防结核病,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型结核,保护宝宝免受结核菌感染。
这两针非常关键,尤其是乙肝疫苗的第一针,务必不要错过。如果生产时医院没有及时完成,不要犹豫,尽快联系儿科或预防接种门诊安排补种。
第二步:登记与预约
宝宝出生15天内,家长要带宝宝到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登记。登记时需要准备:
预防接种证(接种本):新生儿出生时通常由分娩机构发放。
出生证明或户口本:核实宝宝身份。
如果时间较紧或父母不方便,满月时进行乙肝第二针接种时补登记也是可以的。
登记一次完成,之后门诊会根据宝宝接种记录为你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同时安排后续科技的预约,保证疫苗接种按部就班完成。
第三步:满月时的第二针乙肝疫苗接种
宝宝满月时,带宝宝去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二针。这一针是巩固免疫力必不可少的步骤,一定不能忽略。乙肝疫苗一共有三针,整套接种完成后,宝宝才会建立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三、宝宝去接种门诊要做什么?
抵达预防接种门诊后,需要经过几个环节:
1. 预检分诊
先到预检分诊台,医务人员会给宝宝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当天适合接种。检察项目包括:
是否近期发热(发烧超过37.5℃一般不建议当天接种)。
是否服用药物。
是否有腹泻或其他消化道症状。
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等。
你还需要填写《健康询问告知单》并签字确认,让医务人员更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只有健康状态合格,宝宝才能安全接种。
2. 接种登记
医疗人员会查看宝宝的预防接种证,核对年龄和上次接种情况,确认当天需注射的疫苗种类和剂量。相关信息会被详细登记并记录在预防接种证上,方便以后追踪管理。
同时,你会收到下一次接种的预约卡,提前安排日后时间,避免忘记。
3. 疫苗接种
登完记后,带宝宝到接种室打针。建议两人陪同,一人安抚宝宝,一人配合医生工作,既安全又高效。
4. 留观区观察
疫苗接种不是结束,接种后要在指定留观区待至少30分钟,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虽然极少见,但孩子接种后若出现严重反应,医生能第一时间给予处理,最大限度保障安全。
四、接种过程中宝妈爸妈要注意的“小贴士”
疫苗前不要让宝宝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如果宝宝有轻微的生理性黄疸或湿疹,一般可以正常接种。但如果黄疸较重或湿疹反复发作,先咨询医生。
宝宝生病或发烧时,建议推迟接种,必须及时告知医生具体状况。
接种后观察宝宝状态,如果出现高烧、持续哭闹、皮疹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预防接种证是宝宝重要的健康档案,一定要随身携带,且妥善保管。
五、常见疫苗及接种时间简介
除了刚刚提到的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在宝宝的第一年及之后,还有多种重要疫苗需要接种,如:
脊髓灰质炎疫苗(防止小儿麻痹症)
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腮风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
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
轮状病毒疫苗等
整个接种计划由接种门诊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安排,家长只要按时带宝宝去就好了。
结语
宝宝从出生开始,疫苗接种就是守护他健康成长的重要“护盾”。新手爸妈不要害怕流程复杂,理解每一步的意义,掌握预约、登记、接种和观察的全过程,能让你更加从容自信,做宝宝最靠谱、最贴心的守护者。宝宝的健康,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预防接种,既是科学的守护,也是爱的表达。祝所有的宝妈宝爸们和宝宝们,都健康幸福,平安顺遂!
(李凯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幼儿童医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