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面部表情变得怪异,一侧的眼睛无法正常闭合,嘴角也不自觉地歪斜,喝水时还会漏水,这很可能就是患上了面瘫。面瘫,这个看似不严重的疾病,却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面瘫,以及中医在应对面瘫时的独特疗法。
一、认识面瘫
面瘫,医学名为面神经麻痹,是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各年龄段都可能患病。生活中常见的多是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受损导致,像病毒感染、受凉、耳部疾病等都是诱因。其症状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前额皱纹消失、口角下垂等,还会出现鼓腮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滞留等情况。面瘫不仅影响外貌,还会给患者心理造成压力,若未有效治疗,易引发眼部感染、面部肌肉萎缩等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
二、中医针灸治疗面瘫
在针灸治疗面瘫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一般初期(发病1-7天),以温针灸为主,取对侧合谷、足三里、下关、太阳、翳风、牵正、颊车等(患侧)灸2壮~3壮,每次选2~3个穴位。针刺手法宜轻,浅刺,避免过度刺激,主要目的是激发经气,驱散风邪;中期(发病7-21天),可酌情在毫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疗法两组穴位,如太阳、对侧合谷、足三里、下关及牵正等穴,接通随着病情的发展,针刺手法可适当加重,刺激量逐渐增大,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后期(发病21天以后),主要是促进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针刺手法要灵活多变,配合适当的补泻手法,同时可加用艾灸等方法,以温通经络,增强疗效。值得注意的是,当存在耳后疼痛或面部疼痛可以使用火针进行治疗。
三、针灸治疗面瘫的具体操作与疗程
进行针灸治疗面瘫时,患者通常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方便医生充分暴露面部
穴位并常规消毒,随后选用合适毫针针刺。不同穴位针刺深度和角度不同,如阳白穴平刺0.3 - 0.5寸等。针刺后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让患者产生的气感,留针20 - 30分钟,期间适当行针增强针感。治疗疗程因人而异,轻症1 - 2个疗程,重症可能需3 - 5个疗程甚至更久。患者要积极配合,按时治疗并注意面部保暖。
四、除针灸外的其他中医方法
(一)中药内服
中医依据辨证论治,参考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将面瘫分为风寒外袭、风热侵袭、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等证型。风寒外袭型用牵正散合小续命汤加减,疏风散寒、通调经筋;风热侵袭型选牵正散合大秦艽汤加减,疏风清热、通调经筋;风痰阻络型则以牵正散合二陈汤加减,化痰祛瘀、通调经筋;气虚血瘀型以牵正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益气活血、通调经筋。中药内服从整体调理气血阴阳,与针灸配合,能提升面瘫治疗效果。
(二)艾灸
艾灸属中医传统疗法,能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治面瘫时,多选取阳白、四白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雀啄灸等方法。温和灸艾条距穴位2-3厘米,每穴灸10-15分钟;雀啄灸艾条如鸟雀啄食般移动,每穴灸5-10分钟。该疗法尤其适合风寒阻络型面瘫患者。
(三)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治疗面瘫的有效辅助方法。它通过按摩面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增强肌肉功能,帮助面部表情肌恢复。治疗选取头面、颈、上肢、背、腹、下肢的印堂、风池、合谷、气海、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急性期手法轻柔,如一指禅推法、点法、按揉法、拿法; 恢复期可加擦法;后期可酌加鱼际揉面、滚法、振法等,助力面瘫恢复。
(四)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散剂等剂型,贴敷于特定穴位上,通过药物的局部刺激和经皮吸收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面瘫治疗中,常用的穴位有翳风、地仓、颊车等。例如,将白附子、僵蚕、全蝎等中药研成细末,用适量的凡士林调成膏状,贴敷于上述穴位,一人一方,每次贴敷4-6小时,10天一个疗程。
(五)中医拔罐
中医拔罐是利用罐内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中医疗法。在面瘫治疗中,主要在面部及颈部相关穴位周围进行闪罐操作。
闪罐是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一般在面部肌肉松弛的部位,如颊部进行,能改善局部气血运行。
(六)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药物注入穴位,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来治疗疾病。在面瘫治疗中,常选用维生素B12注射液,注射到翳风、颊车等穴位。医生会根据穴位的特点和药物的剂量要求,准确将药物注入穴位。一般每2-3天注射一次,5-10次为一个疗程。
(七)其他治疗方式
1.梅花针:对阳白、太阳、地仓、颊车、牵正,以及颧髎、下关、头维、迎香、牵正等面部穴位进行叩刺操作。叩刺程度以穴位局部微微泛红为准。治疗频率设定为每隔一日进行一次,每十次构成一个完整疗程。该疗法尤其适用于面瘫进入恢复期阶段的辅助治疗。
2.TDP照射:先施针刺,待穴位产生明显的气感后,随即开启TDP进行照射。照射过程中,每隔15分钟对所刺穴位进行一次行针操作,持续30分钟后,移开TDP设备。治疗频率设定为每天1次,每10次作为一个完整疗程。该疗法在面瘫的早期阶段及恢复期治疗中,均能发挥良好作用 。
五、面瘫患者的日常管理及康复建议
1.面部保暖:面瘫患者要特别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寒。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围巾等,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或大风天气。
2.眼部护理:由于面瘫患者眼睑不能正常闭合,容易导致眼部感染。因此,要加
强眼部护理,可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保持眼部湿润,预防感染。
3.饮食调理: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神经的修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各类发物。
4.表情肌训练:在面瘫恢复期间,患者可进行适当的表情肌训练,如皱眉、闭眼、
鼓腮、吹口哨、龇牙等动作,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每天进行2-3组。也可以通过嚼口香糖以及自我热敷等手段达到训练目的。
六、结论
面瘫虽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困扰,但只要及时发现,积极采用中医
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并配合科学的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面部的正常功能和容貌。
(宋永达 河南省中医院 推拿科)